】 【打 印】 
“穩”字背後有深意
http://www.CRNTT.com   2021-12-13 13:32:54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穩定是發展的基石,行穩是致遠的前提。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定調2022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上,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字背後,有深刻意義和戰略考量。

  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面對重重困難,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精准把握宏觀調控方向、節奏、力度,妥善應對風險挑戰,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扎實行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要清醒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世紀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越是面對複雜形勢,就越要認識到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在穩的前提下才能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

  穩,首先是宏觀政策要穩。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通過各項措施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穩,也在於市場預期要穩。穩定了預期,市場才會穩,也會不斷增強市場主體的信心,不斷激發經濟內生的動力。穩,更要求我們對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有正確認識和把握,要更加主動防範化解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綫,兜住兜牢民生底綫,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加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力度”“抓好重點群體就業”“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會議提出一系列舉措,扭住穩的關鍵點,找准進的切入口。

  穩,不是等來的,而是幹出來的。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要求我們更加奮發有為、善於作為,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把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保持戰略定力,穩扎穩打,主動作為,就一定能做好明年經濟工作,一定能激蕩起經濟發展新氣象,沿著高質量發展航向堅定前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