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林鄭月娥2021施政報告記者會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10-07 00:32:19


林鄭表示,施政報告中的三大板塊都是社會上最關心的議題(中評社 梁帆攝)
 
 
  在這裡我進入第二個想跟大家交代的議題,因為在這份《施政報告》說了很多關於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而且分散在不同篇章,所以整合讓大家知道,特區政府今日怎樣整體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從而成為大灣區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過去四年多,我們投放了1,300億元,但這些錢完全沒有白費,它令今日的香港創科事業生機勃勃,若你向每位做科研的人士詢問,他都會跟你說現在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推動創科亦是不遺餘力,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以至深圳、廣東,都很支持我們推動創科發展,亦有一些很實質的惠港政策。我們在這次《施政報告》中提出,建立一個更完整的創科生態系統,而更完整的創科系統需要基建,因為最窒礙香港發展的就是土地和基建,所以今次是大規模地開拓創科的基建。
 
  第一,是白石角的科學園,因為它的位置非常好,今日已匯聚了900間公司、15 000名人員做科研。與其在別處又開拓一個科學園——當然我們亦會在新田開拓——但如果不利用白石角,是有些可惜,所以我們會重新啟動馬料水填海和利用沙田污水處理廠遷移後的88公頃土地,將會主要用作擴建科學園。這對居民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因為當日有些居民反對馬料水填海作住宅用途,他們擔心交通擠塞,但是用作科學園的話,在科學園居住和工作的人都是在該區內活動,所以對周邊的交通影響是不大的。
 
  第二,既然白石角的科學園已成為我們重要、旗艦的科技基建,故亦要改善白石角科學園對外的公共交通。我們即將在東鐵的沿線,即大學站以北,加建一個鐵路車站,現在暫稱作白石角科學園,將來最終是否直接稱作科學園,我們可以再研究。那為什麼可以突然加一個車站呢?因為大概在科學園的最北面、東鐵線的旁邊,有一塊土地現在是用作運動場,教育大學(教大)的學生要從大埔的校園,乘巴士來這個體育場做體育活動。這本來已經不太理想,所以教大的校長張仁良教授早前提出希望我們協助他們重置運動場在教大的旁邊,而這塊地他們可以交還給政府。我們同意這個建議,所以將會請港鐵在教大這運動設施場地加建一個車站,車站的上蓋可以建房屋,可建公營房屋、泊車位、商場。教大方面,我們已經有妥善安排,我們找到地甚至收地,也會協助教大重置運動設施,讓學生可以更加便利。
 
  第三,是第五期的數碼港──現在已取得撥款——會增加四成樓面面積。我剛才所說,將來流浮山的發展面向前海,我們亦希望有一個標誌性的創科旗艦項目。它未必稱作數碼港,但也會是類似讓科技、創新,還有初創企業可以落戶的地方,讓它們也可以盡享擴區之後的前海帶來的機遇。
 
  第四,是建設新田科技城,打造香港的矽穀。我在《施政報告》中說過一個數字——540公頃。這540公頃當中,300公頃在深圳,是深圳所說的深港科技園區,沿著口岸經濟帶出現,包括福田;而我們原本只有87公頃在河套區,現在我們在新田一帶會有150公頃額外土地發展創新科技,所以加起來我們有247公頃,深圳有300公頃,大概是540公頃,是一個非常有優勢的創新科技區。我相信日後我們在海外推廣香港和深圳聯手有一個540公頃的創新科技區,還有這麼多科研人才、初創企業,真的可以媲美矽穀。
 
  第五,是三間科研大學都希望能擴建一些研究的設施、實驗室,我們都會支持。因此,我們會批出一塊薄扶林的土地予香港大學;將中文大學(中大)醫院附近的GIC(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批給中大;理工大學(理大)則很難獲批地了,因為紅磡已經全面發展,但理大在紅磡校址正在辦自負盈虧課程,校方認為已不需要有兩幢大廈,因為另外已有一幢,所以我在訪問大學期間,校方提出希望政府可以支持他們將這校舍變作研究用途,我是完全支持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