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10月22日涉疆問題新聞發佈會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10-23 00:25:45


 
  徐貴相:美國性別歧視問題十分嚴重,特別是在勞動就業領域,美國婦女受到了長期的、系統的、廣泛的和制度性的不公平待遇,各種公開的、隱藏的歧視現象觸目驚心。請伊力江·阿那依提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伊力江·阿那依提:消除性別歧視,實現男女平等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但在美國,婦女在勞動就業領域的狀況十分令人堪憂。美國至今仍未批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這一聯合國核心人權公約,嚴重阻礙了婦女人權的實現。據統計,婦女占美國總勞動力的比重超過46%,但卻面臨著嚴重的就業歧視和職場歧視。

  一是男女同工不同酬問題突出。性別收入差異是美國職場的“慣例”,尤其是近年來,美國男性和女性收入差異問題日漸凸顯。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多年以來,男女兩性之間的收入差距一直維持在21%左右,2018年美國女性的年工資收入僅為男性的81.3%。2019年12月16日,《路易斯安那周報》網站也刊發報道稱,超過40%的女性表示,她們在工作中遭遇過性別歧視,無法獲得同工同酬或升職。

  二是女性失業率明顯高於男性。受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女性受到失業的打擊尤其嚴重。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就業報告顯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美國零售業崗位共減少54300個,但男性和女性的遭遇卻截然不同。女性失去了超過16萬個職位,而男性卻增加了10.6萬個職位。2020年5月25日美國《國會山》日報援引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報道,當年4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就業人口環比減少2050萬人,其中失業女性占比55%,較男性高出10個百分點。

  三是懷孕、哺乳期婦女備受歧視。美國是唯一沒有立法明確規定帶薪產假的工業化國家,國內立法《懷孕歧視法案》名存實亡,逼迫懷孕女員工離開工作崗位的事件屢屢發生。據2019年數據顯示,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每年收到有關歧視孕婦的投訴數量在過去20年穩步上升,目前維持在歷史最高水平。2019年2月8日《紐約時報》網站更是曝出,美國大公司裡普遍存在對懷孕女性的歧視,拒絕招聘孕婦或不給予孕婦升職加薪是普遍現象,雇員一旦抱怨就會被解雇。

  四是女性遭遇職場性騷擾現象普遍發生。美國女性不僅面臨就業、薪酬和升職方面的歧視,還在職場中遭到猥褻、甚至性侵,飽受精神折磨。據美國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2017年發布的報告顯示,60%的女性在工作中遭受過性騷擾。由於許多受害者因各種原因不敢提出指控,婦女遭受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實際數量可能會更高。根據對全行業的調查,94%的受訪女性表示在職業生涯中經歷過某種形式的性騷擾或性侵犯。《得梅因紀事報》2018年10月14日報道,艾奧瓦州有20多名議員或議會工作人員捲入到性騷擾案件中,而案件受害者由於擔心失業或報復不得不在10餘年中保持沉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