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劉瀾昌:一國兩制實踐和認識進入第二次飛躍
http://www.CRNTT.com   2022-06-27 00:31:59


 
  1982年9月23日,撒切爾夫人首次訪華。這位“鐵娘子”知道維持對港殖民統治無望後,打的第一張牌是“以主權換治權”,主權名義上還給中國,香港換一面旗幟,“米字旗”下來“五星紅旗”上去,但實際上還由英國繼續管治。這,被理所當然拒絕後,英國人開始爭奪九七後實際管治權的布局,美國人也參加了進來。
當時的港英政府最大的動作是在過渡期就改變“行政主導的體制”,開始推行“民主政制”,三權分立,重點強化立法會對行政權的監督。這樣做,實質以監督權控制行政權,作為是爭奪香港“治權”的一種形式。回歸25年來,立法會基本處於不能正常運作的狀態,只是到了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愛國愛港人士完全控制了立法會,原來的“行政主導體制”不變的設想,才有機會正常實現。

  不過,在行政體系裡,英國人還寄望於他們所一手培植的公務員體系,尤其是“AO治港”。第一任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從回歸第一天就對抗特首董建華,強化港深“邊境禁區” ,直到後來成為反中亂港的“四人幫”,她其實就是英國延續對港治權的代理人。問題是,目前在特區政府中占據權力要職的AO,依然眾多。無疑,國家是希望他們轉化為愛國愛港人士,而不是僅僅“打好這份工”、“無愧於己”之人。顯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香港的“自治權”是由中央授予,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對“港人治港”,還是強調“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可以不諱言說,這是香港基本法制定時沒有寫進去,而經過管治權的激烈鬥爭後認識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