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李家超記者會:感謝中央同意逐步與內地通關
http://www.CRNTT.com   2023-01-06 00:37:12


 
 
  針對香港因為通關,其他國家對我們的實際情況會如何?我很有信心我們所發放的信息會令大家都知道香港的實際疫情是完全受控的,而且除了疫症受控之外,我們亦對海外很多國家完全開放或完全復常,我們與他們的階段是更接近,不同國家很多時候通過其總領事或商會要求香港這樣做,這是符合大家的共同意願,即多方面都希望達到的一個最終目的。今次這一步,令我們達到最終目的就只差一步之遙而已,所以香港整體方面大致上已經可以說是(復常),與疫情之前的其他限制(比較),原則上只餘下“口罩令”和“隔離令”。
 
  所以我在這方面很有信心,經過一段過程之後,香港的實際情況,國際上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們當然會在發放信息方面令不同人士掌握香港的疫情情況,我們會在這方面盡力,確保所有人都知道香港的實際情況。
 
  記者:特首和各位局長好。想請教這次首階段配額是60000個,但當中並沒有包括在香港的內地人回內地(的限額),不設限額其實大家都理解,但在交通承載力上,其實我們是否真的能處理到?其實預計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大概每日有多少內地人會回內地呢?有些中港車(司機)表示,其實配套未完備,其實會否預計加上內地人每日約有100000人要過關呢?另外,香港人現時到達澳門,需要先在當地隔離九日才可以前往珠海,有沒有與澳門方面協商過,會不會取消這項措施,香港人便能直接去澳門再到珠海呢?
 
  行政長官:我首先談有關澳門的問題,接著有關交通的承載力,我讓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回答你的問題。跟澳門特區方面的問題,我認為相對簡單。因為我們每天和澳門的交往,計算出來所涉及的人士為6000至7000人,數目相對為小。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會與澳門特區討論細節,稍後會有公布。今日的記者招待會,最主要是(回應)大家很關心與內地通關(的安排),因為涉及的人數,剛才亦有說,我們每日單向有60000名人士(可以過關北上)。之後我交給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去談談交通承載力的問題。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交通承載力方面,口岸分兩類:第一類是從車票或機票來控制人流,我們認為這樣設計,口岸可以在不出亂子的情況下,做到無需一個預約系統;其他三個口岸——深圳灣、文錦渡和落馬洲支線,在交通配套方面我們已經預留相當的剩餘載力。如果人數比我們預計的多,我們都可以應付,而且每一個口岸其實亦設有人數控制。當然,北行到內地的內地人或南行回港的香港人不受人數限制,但我們在交通配套方面已預留一個數量去照顧這類人士。例如落馬州支線是一個鐵路的口岸,鐵路的承載力其實相當大。在未有疫情前,落馬洲支線單方向每日有90班車,現時港鐵公司已加多百分之五十,每日有135班,我們相信有足夠的承載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