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舉行
http://www.CRNTT.com   2023-10-28 00:21:52


專題討論環節(中評社 盧哲攝)
 

  國際形勢新變局

  在“國際形勢新變局”環節,邱達根表示,內地目前的科技發展體現了自主能力,即使在二線城市也有不少優秀的科技企業,未來有望研發出更多原創性科技,做到自強自足。陳文鴻教授表示,中美競爭帶來許多新發展,中國可發展更多新技術。他又認為,真正的技術發展不是靠企業,而是靠國防科技。中國實行舉國體制比美國優勝。譚新強則認為,中國的科技需要做到自給自足(self-sufficiency),唯現實是基礎研究與頂尖水平仍有一段距離。宏觀地說,很難說政策全部傾斜去高新科技是否好事。

  胡偉星教授:中美角力非新冷戰

  胡偉星教授表示,國際政治局勢充滿風險。中國是新興大國,美國是守成大國,兩國交流必然會產生許多博弈,令黑天鵝、灰犀牛事件不斷,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中美不會重返冷戰時代。至於俄烏戰爭今後將無可避免走向長期化,加上以巴衝突,令美國不得不將注意力從中美競爭轉到戰場上。

  胡偉星分析,世界經濟重心加快由西向東位移。今後50年,全球GDP增長將由中國領先美國帶動,其次是印度。得益於中國崛起,金磚國家的比重亦會逐漸取代七大工業國組織(G7)成員國總和。相較之下,美國將會因為種族、民粹主義等問題逐漸衰落。至於香港,因為國家經常出台措施和給予幫助,香港參與大灣區合作,光明的前景可期。

  香港發展新思路

  在“香港發展新思路”環節,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北部都會區是很大的發展引擎,港府即將出台有關的行動綱領。她提及三大發展隱憂:一、推動跨部門合作,需要強大的領導機制;引入的產業需要多元化,以及安置現有人口及棕地作業。甯漢豪認為,市場與人才的要素很重要,對於社會上固有的“官商勾結”觀念,政府需要做許多解說功夫。凌嘉勤教授認為,北都徹底改變重南輕北的發展格局,確立深港雙城關係,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他建議將深圳灣變成“黃金內灣”。張炳良教授表示,舊時代慢慢過去,中國如何自處很重要,香港也不可以再吃內地改革開放紅利。“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值得我們思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