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歷史文物展(中評社 李子寧攝) |
中評社烏魯木齊9月7日電(記者 李子寧)博物館承載著一地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通過出土文物向參觀者訴說過往的故事。9月5日,由北京市台辦和新疆自治區台辦聯合主辦的2023高雄傑出青年新疆參訪團一行來到新疆自治區博物館,觀賞館藏珍品,感受新疆的獨特文化魅力以及多元民族融合的成就。
據介紹,新疆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擁有3.2萬件藏品,薈萃了全疆的精品文物。在“新疆歷史展”展區,設有關於彩陶的華容道,台青見到後覺得非常有趣,並不斷的撥弄拼圖,嘗試著要拼出完整的圖案,同時還表示出土的彩陶多種多樣,從數量到種類再到製作的材料都非常豐富。行至“食品展區”時,看到展櫃內保存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的糧食時有台青說“看起來還是感覺很好吃”,讓大家都覺非常有趣。
來到“西域服飾的記憶”展區,參訪團的台青都被華麗的各類服飾所吸引。據瞭解,這一展區自2010年推出,長期受到參訪者的好評,共展出150多件文物珍品和幾百副復原圖,“上至3800年前後的小河墓地,下至百年前的清代,從先秦服飾,到西域漢晉服飾,到隋唐五代服飾,再發展為紅帶系寶冠、金錦襯英姿的西域宋元服飾,最後演變為具有民族風格的明清西域服飾。”向導介紹到,其中出土於漢代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最受台青們的關注,都被上面的紋樣和文字所吸引,據介紹紋樣和文字是根據東漢時期廣泛流行的五行學說而設計的。錦面上織出的虎、鳥、避邪(神鹿)等動物,也與五行學說中關於東西南北中五方的空間觀念相聯繫,另有四個排布成四方形的圓環紋,可能是星象圖的象徵。
最後在“新疆古代乾屍展”展區中,參訪台青都被保存完好的“乾屍”所震撼,紛紛感嘆“歷史就在面前”。據記者瞭解,這一展區自2014年開始對外開放,整個展區共有羅布泊的樓蘭居民、小河—埋葬千口棺材的墓地、戴金額面具的營盤人、扎滾魯克的彩繪面人、精絕國夫妻情、阿斯塔那地宮的主人、阿勒泰石人石棺墓等7個單元,並以照片、圖片、多媒體觸摸屏等多種形式豐富陳列內容。
在博物館里時,有台青向參訪團其他成員展示其在博物館內購買的文創產品,有團員甚至大呼“好可愛,我也想買”,另外還有台青不斷在討論景泰藍陶瓷的工藝,並表示失傳了很可惜,還有一些台青則說“玉的石刻真的很漂亮,不愧是中國名玉”,可見博物館的魅力之大,讓台青流連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