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建煊:“監院”牙比消基會多 努力可成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9 10:00:55  


王建煊:對大案要鍥而不捨地追查。
  中評社台北7月19日電/台灣“監察院長”王建煊說,“監察院”和消基會工作有點像,但“‘監察院’牙齒比消基會多”,他以食品衛生、詐騙、英文病歷3案為例,只要“監院”持續給相關單位壓力,相信終會有所改善。

  上任即將滿週年,王建煊接受中央社專訪說,“監察院”工作一定要透過媒體,他常以消基會為例勉勵員工,不要老覺得沒有牙齒,和“監察院”相比,消基會一顆牙也沒有、沒有公權力,但消基會做了幾10年,有公信力,民眾也不會懷疑,調查發現有問題的事情,經過媒體報導,大家都會重視。

  他表示,“監察院”和消基會工作的味道有點像,都是揭弊,他勉勵員工,“監察院”的牙比消基會多,一定可以做起來,去年8月就任,才1年時間,有幾個大案還沒完工,不要急,只要努力就可以做起來。

  談到速食店炸油含砷問題,王建煊感嘆,台灣人沒有免於食品衛生恐懼的自由,和美國相比,台灣是二等、三等甚至四等“國民”。

  他舉例,農藥對人體危害大,過去“衛生署”、“農委會”教導民眾購買蔬菜後以水龍頭沖10分鐘再烹調,有人真的這麼做嗎?應該逮住做假農藥、亂灑農藥者,檢測蔬菜農藥是否過量並公布,一旦公布民眾不敢吃,影響銷路,以後還敢亂灑農藥嗎?美國的水果可以直接吃,台灣卻要再三清洗,真是二等、三等“國民”。

  王建煊也說,國外都是以一個“衛生署”的人力與經費進行食品安全檢查,反觀“衛生署”編列食品安全檢查預算,只占“衛生署”預算不到0.1%,編制26個人力怎麼查?雖然預算須經“立法院”通過,但若“衛生署”注意食品安全檢查,拼命爭取,絕對不是這樣。

  他表示,“監委”已自動調查食用油問題,他希望因為監察權的行使,不停的給相關單位壓力,讓“衛生署”食品衛生檢查預算、人員增加,各方面都做起來,讓民眾對食品安全有信心。雖然民眾不一定知道這是“監察院”的功勞,“但我很滿足”。

  除自動調查食用油問題,“監院”也主動出擊調查詐騙、英文病歷等案件。王建煊說,不管博士、碩士,有無專業知識的人都曾被騙,有問題就要解決,查了以後若相關官員有責任,應該彈劾;英文病歷不僅民眾看不懂,醫師也無法清楚描述病症,無法保障民眾醫療人權。

  王建煊表示,若這3個大案,因“監察院”鍥而不捨的追查,最終有所改善,對台灣人民也應該算小小貢獻。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