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江丙坤:最快第5次江陳會談ECFA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7 15:22:15  


  中評社台北11月27日電/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今天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署後大利少弊,但今年底第4 次“江陳會”談不到,最快可能在明年第5次“江陳會”才談得到。

  中央社報道,江丙坤應邀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演講“兩岸關係與台灣經濟”,作上述表示。

  江丙坤表示,台灣過去一直努力與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簽訂關稅互惠合約,但中國一直是最大障礙,ECFA簽署後就可除去這個障礙;在ECFA框架下,也容易向東協爭取最惠國待遇,避免台灣被邊緣化的危機。

  他說,日前去台中,機械產業者對ECFA的簽署莫不引頸期盼,因為業者很擔心東協加3國關稅互惠措施明年上路後,他們的訂單會因台灣關稅比別國高而跑掉。

  江丙坤指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經濟部”談判官員過去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談判時很有經驗,談判進退如何拿捏也很內行,ECFA談判團隊更不可能犧牲台灣的產業,對開放大陸產業類別進來有衝擊的是不會輕言讓步,或者爭取延緩年限開放,好讓政府有時間輔導受衝擊產業轉型及提升競爭力。

  他認為,競爭力是普世價值,面對全球化趨勢,若不提升自身競爭力,任憑政府再怎麼保護也難逃遭淘汰命運。

  江丙坤演講後接受聽眾提問,多人質疑ECFA簽署後,會造成台灣南北失衝更形嚴重。

  江丙坤說,兩岸談判現在愈來愈公開及開放,雙方談判官員層級也愈來愈高,但是雙方坐下談來都僅是談經濟,對岸高官目前滿腦子都是如何發展經濟。地方政府可主動出擊,走出去辦活動招商,並祭出優惠誘因,吸引台商及大陸企業投資,進行兩岸城市經貿。

  他表示,海基會與海協會僅是兩岸對話平台及協商簽署機制,許多談判東西前仍有賴相關主管各部會,內部先有共識,進一步形成政策。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