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培慧:農業沒了,台灣的根也沒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3 00:32:35  


蔡培慧認為,政府應該重視及發展台灣農業的育種技術,這才是台灣農業的優勢。(蔡培慧提供)
  中評社台北3月3日電(記者 黃惠玟專訪)兩岸今年可望簽署經濟協議,馬政府已多次宣示,不會增加大陸農產品進口項目。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日本加入WTO之後,在糧食自給率上是往上拉,台灣卻反其道,顯見政府力量並未實際幫到本土農業,農業是所有產業的根本,農業沒了,台灣的根也沒了。

  蔡培慧,1971年生,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博士,目前在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任教,近年來投入農村發展工作,對台灣農村失去優勢相當心急。她指出,在討論ECFA時,媒體都在炒大陸農產品可能進口的議題,事實上大家看到的只是農產品進口的表面議題,其實經濟協議簽成之後,大型農產運銷公司會不會進到台灣來才是重點。
 
  她感嘆馬政府對於本土農業保護不夠,兩岸經濟協議台灣確實非簽不可,就像日本面對必須加入WTO一樣,日本的農業也會受到相同的衝擊,不過日本政府並沒有採取保護主義,反而教育消費者地產地銷的觀念,為了讓消費者購買日本自己產的作物,日本政府可說傾全力宣導,像製作很多美食節目宣導日本地產地銷的農產品是最好的,所以日本在加入WTO之後,他們的糧食自給率是節節攀升。

  台灣面對全球性經濟衝擊,對於本土農業卻以力推離農離牧,教育農民種作物是賠錢的,政府面對農民的反彈,想的就是給錢了事,一旦所有的農民都不再從事作物的生產,最後只剩下消費買賣,這將不利於產業的調整,因為農業是一切產業的根本,政府嚴重忽略農工互補的社會形態,怎麼可以從經濟價值看待農業,任由農業萎縮呢?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臺灣焦點人物專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