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ECFA是台灣經濟轉型升級契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4 11:51:38  


  中評社台北3月2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最近台灣某些政黨人士一再以照顧弱勢產業為藉口,或是用程序性的手段,如公投,企圖用政治力去阻擋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台灣是個民主社會,我們應該尊重並傾聽不同意見,但是我們更希望國人能以經濟專業、理性思考ECFA對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台灣若能與大陸簽署最有利於台灣經濟發展的ECFA內容,將是台灣經濟轉型升級最好的契機。 

  社評說,眾所周知,自2010年1月1日東協加一成立後,大陸與東協成員將有超過90 %的產品實施零關稅,大陸對東協平均關稅從目前的9.8%降到0.1 %。相較而言,台灣出口至大陸的產品平均還要徵9%左右的關稅,產品競爭力無疑會大受影響。 

  面對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挑戰,台灣若不能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經濟很有可能被國際社會所邊緣化。因此,與大陸洽簽ECFA,並進一步與主要貿易國家洽簽FTA,享有降低關稅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的優惠待遇,使台灣從事外貿的企業能站在公平基礎上與其他國家企業競爭,這已是台灣經濟永續發展不得不走的道路。 

  兩岸簽署ECFA的主要內容就是降低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促進彼此的投資與貿易往來與提升雙方的經濟發展,台灣若是能集中精力,簽署最有利於台灣經濟升級轉型的ECFA內容,相信能為台灣經濟創造轉型升級的契機,對企業的發展絕對有利,而企業能夠永續發展,才能僱用更多勞力,對台灣整體的就業也會有一定的助益。 

  社評說,少數人一再以照顧弱勢產業藉口,抗拒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如此不但台灣的弱勢產業無法生存下去,而台灣賴以發展的高科技產品也會被拖累,這絕對不是台灣經濟應該走的道路,我們希望這些人士了解,產業過度保護,缺乏競爭,永遠沒有辦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溺愛的孩子永遠長不大”就是這個道理。 

  台灣產品不怕競爭,怕的是不公平的競爭狀態,過去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大幅降低關稅與開放市場。再加上新台幣大幅升值,從1比40升到1比25,升值幅度超過 35%,當時也有許多人說台灣的弱勢產業要關門大吉,做不下去,甚至走上街頭。 

  可是事實證明,當時政府採取輔導升級轉型及相關救濟措施,台灣產業結構順利調整升級,台灣反而愈戰愈勇,對外出口大量增加,由2002年的1,353.1億美元,增至2008年的2,556.2億美元,成長幅度超過88.91%。 

  至於當時大家認為台灣的弱勢產業,如農業,反而轉型升級,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舉例而言,台灣的蓮霧、香蕉、釋迦、芒果等,甚至是稻米,現在也發展出小包裝、添加營養、甚至發展出有機米,如台東池上優質米,價格成長許多,為農民增加許多收入。 

  甚至一向被稱為弱勢產業的毛巾業,雖然從業人員不多,現在也發揮創意,將毛巾做成蛋糕、卡通人物等可愛造型,一躍從製造業成為文化創意產業,這就是台灣人的智慧,可以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也是台灣人的精神,在面對國際經濟情勢的客觀變遷,不怕競爭,找出自己的出路。 

  既然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我們無法改變,我們唯有發揮台灣人的智慧與精神,勇敢去面對它。站在政府立場,要協助這些今天被稱為弱勢的產業,轉型成為明天的優勢產業。目前針對兩岸洽簽ECFA,政府已經編列950億元新台幣協助企業轉型升級;“勞委會” 也編列365億新台幣協助勞工朋友提升就業技能,使台灣經濟轉型升級,成為世界一流的經濟體。 

  社評說,面對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挑戰,我們沒有閉關自守的本錢,唯有勇敢面對,與大陸簽署最有利於台灣經濟發展的ECFA內容,創造台灣經濟轉型升級的契機,台灣經濟才能永續發展。若是一再以照顧弱勢產業與公投程序為由,阻擋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屆時恐怕台灣的後代子孫將不會有富裕繁榮的生活可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