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兩韓戰雲密佈與兩岸和平繁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1 10:16:49  


李明博向韓國民眾發表全國電視談話,表示朝鮮日後若再挑釁,必將付出相對代價。
  中評社台北12月1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韓國總統李明博11月29日首度針對朝鮮砲轟黃海延坪島,造成韓國軍民4人喪生事件,向韓國民眾發表全國電視談話,除強烈抨擊朝鮮的武力攻擊外,並且表示朝鮮日後若再挑釁,必將付出相對代價。 

  社評說,值此同時,美國派遣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率領龐大的艦隊,與韓國在黃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已經進入第二天,美韓聯合軍演使得兩韓戰雲密佈,連帶也使中國大陸處於高度的戒備狀態。 

  眾所皆知,兩韓開始接觸其實比兩岸早了許多,例如韓國自1998年推動“陽光政策”,向朝鮮提供約45億美元的經援,兩韓也進行了270多次會談,兩韓奧運選手甚至多次在奧運場合共同進場,這些努力的成果,仍然無法阻止兩韓走上軍事衝突之路。 

  社評說,相較於當前兩韓戰雲密佈的緊張狀態,兩岸關係則顯得和平穩定,雙方並且舉行過5次會談,簽署14項,共同邁向繁榮發展的大道。兩韓與兩岸關係發展的結果竟如此天壤之別,值得吾人深思其中的差異所在。 

  首先,是雙方人員往來的差異:兩岸自1987年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人民往來相當熱絡,累計至今年6月,台灣民眾赴大陸旅遊人數超過5,838萬人次,大陸民眾來台旅遊超過391萬人次,在兩岸人民往來如此密切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會增進彼此了解、提升人民情感,化解雙方歧見,並進而降低雙方敵意。 

  相較而言,兩韓在軍事長期對峙之下,雙方人民的往來遠遠不如兩岸人民往來的熱絡,所以兩韓人民到現在還充滿敵意,少了人民情感作為雙方關係的潤滑劑,多了人民仇恨作為執政者的挑釁藉口,兩韓關係非常容易處在不穩定的狀態下。 

  其次,是雙方經貿關係的差異:自兩岸開放之後,雙方貿易往來相當熱絡,2009年中國大陸(含香港)是:第一,台灣最大貿易夥伴,雙方貿易總額為1,092.4億美元,佔台灣貿易總額的28.9%。 

  第二,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台灣出口至大陸(含香港)的金額為836.9億美元,佔台灣總出口的41.1%。 

  第三,台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為581.4億美元,當年台灣對全球的貿易順差為293.0億美元,也就是說若無大陸市場,台灣將處於逆差狀態。 

  第四,台灣第二大進口來源,台灣自大陸進口255.5億美元,僅次於日本,佔台灣總進口的14.7%。 

  第五,台灣第一大對外投資地區,累計至2009年底,台灣對大陸的投資超過931.2億美元,佔台灣對外總投資的58.9%,若是加上第三地轉投資的金額,具估計超過1,500億美元。目前根據大陸統計,有超過8萬家台商在大陸經營,有號稱100萬台灣同胞在大陸工作。 

  社評說,在兩岸經貿關係這麼密切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會衍生出雙方利益與共的情愫,也會加深兩岸對於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渴求。 

  相較而言,兩韓的經貿關係就沒有如此密切,韓國的經濟援助無法讓加深雙方共同的經濟利益,所以統一的政治目標淩駕了人民的福祉與經濟的發展,朝鮮領導人與人民為了追求統一,無法避免與韓國軍事衝突。 

  看看兩韓,再想想兩岸,我們應該慶幸當年 蔣故總統的高瞻遠矚,開放台灣人民赴大陸探親;也應該感謝馬總統2008年執政之後,為兩岸關係和平繁榮所作出的貢獻。我們希望兩韓能停止軍事衝突,仿照兩岸關係,從開放人員往來做起,並進而加強雙方的經貿合作關係,同時建立如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性的協商管道,循序漸進、穩健踏實,解決雙方發展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如此兩韓關係才有和平繁榮的可能。 

  社評說,兩岸關係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世界的典範,希望國人好好珍惜,為兩岸同胞開創更美好的明天,同時也希望兩韓關係能走兩岸關係的發展道路,將朝鮮半島從火藥庫轉變成和平廣場,與兩岸一起,為亞太地區永久和平作出積極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