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兩岸作家在台交流 以文學會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2 00:45:24  


大陸作家台灣采風交流團副團長、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文宣部宣傳處處長閻崑。(中評社李仲維攝)
 
  王力平認為,河北與台灣在地理位置上不一樣,民風也不一樣,這也凸顯兩地文學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這次來台,願意感受種種的不同,希望藉此開開眼界,充實內心,豐富創作。

  河北大學文學院院長田建民指出,由於地理、歷史及政治原因,台灣人民比大陸人民承載更多的苦難與屈辱,因此與大陸文學比較起來,台灣文學表現出更重的憂憤、悲情;也由於政治原因,上個世紀兩岸處於隔絕狀態,大陸和台灣分屬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兩個陣營,這種政治對立,使大陸文學出現英雄頌歌、大批判的色彩,而台灣所謂的反共文學,也有把大陸妖魔化的現象。

  田建民指出,台灣受到政治壓抑的感受者,大多是本省的知識份子,他們的傷痕文學,也就是政治小說、人權小說的創作者,主要是本土作家和部分新生代作家。他認為,大陸的傷痕文學,雖然借用了當時權威意識型態的話語,為那個扭曲的年代、受到冤屈的心靈平反,但在控訴、宣洩、澄清是非、思想啟蒙之外,沒有承擔更大的政治任務。

  田建民指出,台灣的傷痕文學,則是讓小說承擔了沈重的政治參與使命,這就是兩岸文學的異同。他預測,隨著兩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深入,隨著全球化市場操作和運作規則漸趨一致,有共同文化傳統的兩岸文學,必將顯示出更多相同的民族特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