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泰國政府何以強力對付“紅衫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9 18:18:31  


  中評社北京5月19日電/19日,泰國軍隊在裝甲車的掩護下開進反政府的“紅衫軍”集會場所,“紅衫軍”領導人宣佈停止集會並向警方投降。至此,泰國政府以武力方式強迫“紅衫軍”基本結束了兩個多月的集會示威。

  新華社報道指出,觀察家們認為,上述事態出現後,“紅衫軍”與政府的尖銳對峙暫告結束,但泰國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分裂並不會因此一了百了。泰國政局下一步如何發展,令人關注。

   人們注意到,就在泰國軍隊開進“紅衫軍”集會場所前,泰國國內外呼籲通過對話結束分歧的呼聲依然強烈。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一些國家的外交部紛紛發表聲明,呼籲泰國政府和示威者在各自範圍內竭力避免進一步的暴力行為和人員傷亡,同時強烈敦促各方儘快重新開始對話,和平解決分歧。泰國上議院議長巴索素17日發表聲明,呼籲政府和“紅衫軍”立即停止使用暴力,舉行談判,並表示願意作為談判的中間人。而“紅衫軍”18日表示,願意接受巴索素提出的提議,與政府舉行談判。

  但是,泰國總理阿披實18日拒絕了巴索素的提議。19日上午,泰國軍隊向“紅衫軍”集會場所開進。何以至此?

  從表面原因來看,雖然“紅衫軍”同意談判,但其並非沒有前提條件。它要求軍隊先撤離,解除對示威場所的包圍。這是阿披實政府不能接受的。阿披實要求“紅衫軍”先結束集會,然後才能進行談判。

  此外,在與“紅衫軍”的對峙中,控制著軍隊的政府畢竟處於強勢。在分歧難以化解的情況下,政府希望通過強力壓迫“紅衫軍”屈服。政府方面從13日晚就開始封鎖“紅衫軍”集會地點,切斷了拉差巴頌路口區域的手機信號、水電,還派遣軍隊在周邊多條道路設置檢查站,阻斷交通和食品供應,試圖以圍困的手段迫使“紅衫軍”投降。

  從深層次原因看,儘快結束與“紅衫軍”的對峙有利於維護政府的權威。此前,阿披實政府試圖在容忍與對峙之間“開闢一條中間道路”,但這一做法遭到支持者批評,被指責為軟弱無能。在部分普通民眾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不管以什麼方式,只要能儘快結束目前對峙局面就好”的心態。

  曠日持久的衝突給泰國經濟造成嚴重損失,也使首都曼谷的不少居民生命受到威脅,無法正常生活。特別是軍隊對集會示威地區實施封鎖後,包括僑居的外國人在內的許多人不得不撤離家園。一些不能撤離的人不得不依靠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提供的飲水和食品救援度日,曼谷市當局專門騰出三所學校,以便安置“難民”。

  更重要的是,阿披實政府認識到,結束與“紅衫軍”的對峙可以使自己在未來的政治改革進程中處於主動地位,也可使這一進程儘早啟動。

  阿披實本月3日公佈了一份政治和解路線圖,內容包括各方合力維護君主制度、提前舉行大選、政府進行國家改革、消除經濟和政治結構中的不公正等。阿披實的秘書長戈沙.沙帕瓦蘇19日說,在驅散集會示威者後,政府將推動政治和解路線圖。

  但是觀察家們同時指出,在政府用強力措施驅散“紅衫軍”示威者後,這些示威者並沒有從根本上屈服,可能會以分散的方式進行種種破壞活動。

  就在政府軍開進“紅衫軍”的主要集會地點後,四處逃散的示威者放火焚燒了供電所、世貿中心商場等場所,並劫持了公共汽車,迫使曼谷所有公交線路停駛。他們還在多處地點燃燒輪胎,曼谷上空黑煙滾滾。

  分析人士認為,泰國的政治和社會矛盾非常尖銳。在結束“紅衫軍”在曼谷的集會示威活動後,泰國政府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採取安全措施,恢復社會穩定,其次是儘快推進政治和解計劃,通過改革努力消除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衝突。


    相關專題: 紅衫軍反政府示威 血染曼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