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洲漢學家:中美聯手發展是世界福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4 00:15:39  


圖為維也納大學漢學系的中國問題專家李夏德。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圍繞胡錦濤主席訪美,一些歐洲媒體在客觀報道的同時,也不乏種種雜音。有渲染“中國威脅論”的,有批評美國政府只顧眼前經濟利益,對華政策太遷就的。就此,記者採訪了維也納大學漢學系的中國問題專家、歐盟——中國文化對話歐方代表李夏德副教授。

  光明日報報道,李老師用流利的普通話說,身為老師,他的首要職責是客觀地向學生和社會介紹中國。中國有句話叫“以史為鑒”。作為漢學家,我注意到,歷史上中國曾經是世界大國,中國在宋朝和明朝的航海技術就已相當發達,理論上中國完全有向海外進行殖民擴張的能力。但中國沒有這樣做,而是將航海技術用於商貿,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將中華文明通過文化、貿易的形式傳送到海外。中國這樣做,是基於中國的傳統哲學和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是儒學、佛學和道學,其核心是追求和諧。相比之下,西方文化要更富侵略性。早在19世紀之前,西方列強就視富庶的中國為“肥羊”,當清朝政府衰弱時,西方列強紛紛入侵中國,就連剛剛接受西方文化的日本,也加入到侵略中國的行列。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近20—30年中國的軍力也較此前有了很大變化。歐洲開始議論中國會否成為對別國構成威脅的“超級大國”。從歷史和中國的文化根基看,中國從未依靠“硬實力”侵略過別國。

  作為歐洲人,我非常關注歐洲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人們常說20世紀是“大西洋世紀”,但歐洲卻發生了許多戰爭,導致數千萬人喪生。血的代價使歐洲人意識到,歐洲不能再成為戰爭的發源地。歐洲一體化進程從二戰後的廢墟上啟動,現在已有27個國家參加歐盟。歐洲一體化進程終於讓歐洲擺脫了戰爭。這在人類史上是空前的,是歐洲為人類和平作出的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