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胡奧會後 中美關係可望鬥而不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4 10:52:43  


  中評社台北1月24日電/歐胡峰會已於上周結束,兩國元首也發表洋洋灑灑的四十一點聯合聲明。這次訪問,正如先前所預期,許多過場與儀式是象徵性的,即使是聯合聲明,大部分也是承繼過去的說法,沒有太多新意。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當然在人權問題上,兩國針鋒相對,在台灣問題上則是各說各話,許多官員學者都已經有大篇幅的討論,但這都不是雙邊關係中新的部分。畢竟在過去廿、卅年中,每次高層會談,必然觸及人權與台灣,雙方都知道對方的立場,沒歧見才是怪事;真正該注意的,是有什麼是新合作,可以讓兩國關係鬥而不破,甚至進入下一個十年。 

  這中間有兩件值得重視的發展,一是戰略安全方面,不僅對立的局面趨緩,而且還加強合作,尤其是對應朝鮮半島的情勢;其二是經貿進一步深化,將改變彼此的政經結構。 

  據《紐約時報》引述美國華府人士表示,在白宮祕密晚宴中,奧巴馬直接對胡錦濤說,朝鮮製造的鈽核彈、長程導彈、以及最近發現的濃縮鈾工廠,是美國認定的三重安全威脅,逼得華盛頓必須要採取戰略對策,包括重新部署武力、改變戰略設想、以及加強與東北亞國家的演習。 

  美國最新的動作是,高峰會後,將一顆專為偵查朝鮮的偵察衛星,送入距地球兩百公里的太空軌道,據稱可以拍到地面上拳頭大小的物體,這是美方刻意放出的消息,目的在嚇阻朝鮮的核武與飛彈發展。 

  胡錦濤曾如何回應不得而知,但在聯合聲明中,卻首次對朝鮮的濃縮鈾工廠,表示關切。白宮放消息給《紐約時報》,透露北京願意與美國在朝鮮問題上合作。畢竟美國如果最終排除動武或先制攻擊,選擇要和談,則非得有中國協助不可。 

  中國的立場向來是,朝鮮半島問題只能藉由和談解決,各方要自我克制、避免衝突。在天安艦與延坪島事件後,美韓聯盟,尤其是韓國政府,擺出來的態勢是軍事解決,雖然經由戴秉國穿梭,但是美韓聯軍堅持要實彈射擊,氣勢洶洶,不惜一戰。 

  擺出打架的態勢,無法長久,但是首爾硬話已經說出去,平壤不道歉賠償,絕不接觸談判。這個時候,中國的影響力顯現出來,祕密晚宴後兩天,朝鮮廿日突然向韓國建議軍事會談,表示“願意討論天安艦與延坪島事件”,韓國政府則表示,如果是討論如何避免未來出現類似事件,就會考慮參加;事實上,在美國也同意中國的和談提議之下,韓國政府違抗不了,也只好自己找台階下。 

  其次,胡錦濤來訪前,兩國經貿緊張是焦點。美國企業與勞工強烈批評,大陸市場封閉,或是人民幣被高估,但是這次胡錦濤帶來高達四百五十億的商機,相關採購協議涉及清潔能源、電腦技術與交通運輸等領域,估計可以有廿三萬五千個工作機會,大大幫了奧巴馬的忙,消除不少怨言。 

  這都還是消極對應,特別值得重視的是,胡錦濤此行促成了中國航空工業公司與美國通用電氣合資,以中國C919飛機為項目,進軍全球民用航空市場。此外,全世界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也宣布以一億美金收購東亞銀行在美國的所有十三家分行。 

  當美國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時,中國也要求美國不要以出口管制為理由,限制對中國輸出高科技產品。過去因為安全原因,阻止中國取得美國重要資產的限制,現在開始放鬆,東亞銀行的購併案,聯準會的銀行監督體系從頭到尾知情而且認可。這顯示兩國經貿正進一步深化,這勢必牽動既存的政經結構,代表美國的經貿力量正進入與穿透中國,而中國的經貿力量也正在穿透美國。 

  儘管在安全問題上,美中之間仍然可能因為對台軍售、釣魚台列嶼等問題擦槍走火;而經貿問題,更因為美國經濟復甦遲緩、國會朝野鬥爭,而潛藏變數。但不論華府或北京終究會發現,長遠的合作是符合雙方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的利益。從這點來說,胡錦濤的這趟訪問,確實是處在中美衝突、互爭霸權,或是中美合作、攜手分治全球的轉捩點上。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