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李金強:香港是辛亥革命的搖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3 00:15:31  


從1907年至1911年,孫中山以香港為基地,先後在閩、粵、桂、滇四省策動了10次邊區武裝起義。(中評社記者翻拍自《一生難忘》)
 
  香港成為清季革命的策源地的原因

  “搞革命,三樣東西必不可少:人力、財力、軍械。”李金強指出,香港充分利用自由港的優勢,從這三方面支援邊區革命。 

  一是革命精英匯聚香港,策劃起義。在孫中山的帶領下,同盟會精英陳少白、馮自由、胡漢民、汪精衛、黃興等人先後集結香港,創設香港同盟會分會、南方支部、統籌部,聯絡海內外同志、集結革命力量,以香港為基地,策劃及指揮多次武裝起義。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起義失敗之後,香港都承擔善後之責,成為難逃黨人的避難隱匿所。 

  二是提供財力支持。香港是起義經費匯兌的中轉站,多次起義費用,都是由孫中山或海外華僑先匯款至香港,才支付起義所需各項費用。此外,除了海外華僑的革命捐輸之外,香港的“革命商人”也相繼捐資,不容忽略。 

  三是轉運武器軍械。由於香港實行自由貿易,遂成軍火走私之地,支援國內起義活動。例如黃花崗之役所需軍火,均經外購至香港,再行安排運入廣州。 

  香港在清季革命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難怪曾任同盟會香港分會會長的革命領導者之一的馮自由發出這樣的感言:“在一部革命史上,香港地位之重要,實佔全部之第一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