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讓經濟有感 六三三仍是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2 12:48:14  


  中評社台北1月22日電/馬英九這次大選獲得六百八十九萬張選票的支持,贏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六百零九萬票,但輸給自己四年前拿到的七百六十五萬票;前者被視為是經濟選民的勝利,後者卻部分是源於對經濟政績的無感。馬英九贏得理所當然是緣於經濟,選得驚險萬分也是緣於經濟;發展經濟勢須成為新一任期施政的重中之重,並且一定要掌握人民“有感”的關鍵。

  聯合報社論指出,馬英九第一任期對人民最重要的經濟承諾就是“六三三”: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失業率百分之三及平均每人國民所得三萬美元,因為簡單清楚,遂深植民眾腦海之中。不過,由於上任未久就遇到世紀金融海嘯的巨大衝擊,以及歐洲債務危機惡化的糾纏,馬政府忙於應變及救急,打亂既定的活力經濟布局,四年任期已確定無法達標,而且距離目標還頗有點遠。

  以經濟成長率為例,馬英九二○○八年上任時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約新台幣十三兆元,若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能達百分之六,意謂今年的GDP可達十六.五兆元,但“主計處”的最新估算是十五‧五兆元,等於整整少了一兆元;至於失業率,去年前十一月仍達百分之四‧四,而人均GDP去年才跨過二萬美元,面對高掛的目標也只能遙嘆。

  對於這樣的經濟施政結果,民眾雖不滿意,但也並未過度苛求,因為是民眾知道這是非戰之罪;而馬英九則強調六三三是以兩任八年為期,期望民眾再給他四年來達成。如今,馬英九贏得了以另一個四年來實踐自己的承諾,已再也沒有迴避的空間,因而“六三三”仍應是、也必須是馬英九第二任期經濟施政念茲在茲的最重要目標;儘管“六三三”對進入中度成長階段的台灣經濟是高難度的挑戰,但目標本應取法乎上,才有可能激發全力以赴、放手一搏的動力。

  要在二○一六年達成“六三三”目標,這代表馬英九及其率領的執政團隊,必須在今後四年把GDP大餅做大到廿兆元以上,也就是四年要增加五兆元,如此,在人口緩增、新台幣匯率保持現有水準下,人均GDP三萬美元的達標將是水到渠成;而失業率要達陣,意謂馬政府四年內至少要增加卅萬個就業機會,約相當過去三年新增的工作數,這很拚,但並非不可能。在目標已明下,馬英九必須積極思考做大GDP之道,從組合GDP的出口、民間消費、民間投資及政府投資等四大領域尋找穩定的成長動能,再據以制定相應的政策,不能總是跟著難以掌握的國際景氣走。

  但是,僅是努力做大GDP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民眾能否感受到GDP的成長,然以這四年的經驗而言,這會是一個難度更高的挑戰。依據統計,馬英九第一任期的GDP由十三兆元擴大到十五‧五兆元,也算頗有績效,但民眾卻多表無感,主因不外三個:薪資所得原地踏步、物價(尤其是房價)上漲削弱了購買力,以及貧富差距擴大造成中產階級的減少;凡此都讓不滿情緒擴散,尤其是最後一項。“主計處”的統計表明,廣大的受僱員工報酬占GDP的份額已連三年縮小,而由資本主分配的營業盈餘卻快速擴大,顯示經濟成長的果實集中流向所得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民眾自然無感,民進黨也才能在這次選戰中揮得動“公平正義”的大旗。

  因此,馬英九在新一任期中,既須做大經濟大餅,更要同時重視分配的問題,讓民眾對“六三三”有感。在作法上,馬英九至少應做到四件事:第一,在租稅制度面,應落實量能課稅的精神,包括降低薪資所得者所承擔的賦稅責任,並做到黃金十年所揭示的合理調整高所得、高財產、高消費者的稅負等;第二,在政府支出面,整合運用有限資源,強化社會弱勢的扶助;第三,在產業政策面,政府必須避免給予特定產業過多優惠,還要遏止房市投機炒作,保持物價穩定;第四,在教育政策及公共領域面,政府必須建立平等參與的環境,讓社會流動、尤其是代際間的流動更為順暢,讓貧窮不再代代相傳,並振興民眾對未來會更好的信心。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