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遊說地下化 馬政府陽光法案變笑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6 07:12:44  


  中評社台北7月26日電/遊說法是馬政府重大廉能指標,但實施將屆滿兩年,“中央”各部會登記遊說案件僅兩百餘案,多數遊說仍是“地下化工程”;陽光法案照不到陰暗角落,“立委”呂學樟批評,“遊說法已形同具文,簡直是個笑話!”

  聯合報報導,不少執政黨“立委”認為遊說法漏洞百出,根本無法杜絕利益輸送,建議政府“補破網”,才能建立真正的廉能防護網;“內政部長”江宜樺坦言,當初立法欠缺經驗,致法令與現實出現落差,八月將召開座談決定是否修法,他個人贊成修法。

  江宜樺解釋,島內遊說活動頻繁,不少遊說案卻以“陳情”方式進行,用以規避登記制度,“內政部”計劃透過座談會、民調等方式,找出其中盲點,“測試這個(法令與實際情況)落差到底有多大”。

  “內政部”民政司統計,近兩年成立遊說案件有二百多件,“立法院”占了一百多件,“中央”各部會合計一百多件;“內政部”自二零零八年受理遊說,共成立十二件。

  “中央”行政部門已登記的遊說案件每年都是個位數,“司法院”與“監察院”甚至沒有公布,地方的鄉鎮市則全部掛零,遊說法成效不彰。“行政院”兩年只登記八件,“吳內閣”只成立一件,是接受林伯中關於修正日據時代返還款條例的遊說,但上周三建商公會到“行政院”“遊說”雨遮登記問題,則未列入登記。

  從“內政部”連結“中央”三十九部會網站,包括“金管會”等多個部會,並未查到相關遊說案件,其餘如“財政部”,兩年來遊說案僅三件,公共工程會兩件,“教育部”三件,更凸顯“遊說地下化”的嚴重性。

  遊說法二零零八年八月八日上路,各單位必須在官網揭露相關信息,“立院”遊說案雖達九百一十三筆,扣除重複遊說,實際登錄一百八十二筆,仍居各單位之冠。

  遊說法宗旨在於“杜絕不當關說”,但“立法院”一百八十二筆遊說案中,申請遊說經費有一百二十八筆,其中僅十二筆有實際開銷。

  進一步分析,這十二筆實際遊說經費,大多用於旅費等支出,少數如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推動民法親屬編修正,曾申報一筆近三萬元的“召開草案會議”開銷。

  各部會公布的信息,幾乎都是不花一毛錢的遊說案,即使政府各部會公布資料,也與各利益團體編列龐大公關費進行遊說有極大出入,呂學樟坦言,“遊說法需要深入檢討,政府不能只做表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