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工商時報:馬團隊要趕緊端出牛肉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2 09:28:01  


馬英九的歷史地位,必須建立在銳意改革的基礎上。
  中評社台北3月12日電/台灣工商時報社論說,馬英九連任選舉獲勝至今已近兩個月,選後各界對於馬英九的第二任期給予高度的期待。特別是馬英九獲得人民最大授權,更是從解嚴以來唯一能夠同時掌控黨、政、立法以及兩岸發展的“總統”,而未來兩年沒有選舉,堪稱是幾十年來罕見的黃金時間,特別有利於重大政策的改革。 

  然而,美國牛肉開放決策卻在媒體上吵了一個月,到3月5日晚間才由“行政院”以新聞稿政策宣布有條件開放,不禁令人擔心馬英九“大刀闊斧推動改革”的能量到底能夠維持多久?3月5日之前,我們看到政府的決策,仍然是依循老舊的模式,從召開只有參考層級的學者專家會議開始,表面求全,其實卻製造了政治操弄者模糊議題,將公共政策政治化的機會。過去四年、甚至十二年,台灣的公共政策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相同的政治化操弄中被犧牲,幾乎喪失理性討論的空間。這次處理瘦肉精美牛政策的模式,差一點就重蹈覆轍。 

  所幸陳“內閣”終於拿出肩膀,以具體的限制條件開放美牛進口,承諾將會溝通“立法院”執政黨團,提出食品衛生法修正案,並且向“立法院”以及全民說明對經貿、外交層面的全面影響。這個決策展現了“行政院”應該有的擔當,讓人民看到最高行政機關提出全面評估後的具體政策,了解到所有政策必然在不同的利益與衝突原則下,必須痛苦地取捨,最終則以國家整體最大利益為考量,馬英九以下的官員能夠一肩擔起責任。 

  社論說,我們過去已經多次呼籲,馬英九以下的官員,不論是“行政院長”、各部會首長,甚或基層公務員,都必須要“有擔當”,政府的政策才可能脫胎換骨,馬英九高喊的黃金十年才不會淪為被歷史嘲笑的口號。 

  馬英九在選後曾經“要求各部會進行檢討黃金十年政策”,根據選舉期間各方意見以及選後各方建議作整理,務必讓黃金十年在未來完成相當的程度,讓“國家”真正走向正軌。但是我們必須再次強調,所謂部會的檢討,如果缺乏官員的肩膀,結果仍然是紙上談兵,只說不做。馬英九必須要求執政官員,提出具體的決策牛肉,爭取人民認同,並且勇於承擔政策責任。 

  在選後已經提出,而且是社會各界都已經睜大眼睛關注的,在“經濟部”有油電漲價(能源價格合理化),在“財政部”有稅制改革(課徵富人稅、能源稅等),政策的難度遠比瘦肉精美牛要複雜得多,可以想見未來引發的爭議與衝突一定遠超過牛肉進口政策。但是能源價格與稅制改革才是真正攸關台灣未來的重大改革,才是馬英九所謂“大刀闊斧改革”的真偽驗證。 

  馬英九早在一個月前的2月3日就已經約見陳“內閣”成員,“經濟部長”施顏祥強調水電價格的合理化,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關口,台灣電力公司長年經營不善,電價又在政治與選舉考量下被不合理壓低,今年預計將會虧損新台幣1,000億元,而去年底的累計虧損更高達2,179億元。台電這幾年的財務結構已經劇烈惡化,累計虧損吃掉7成的股本,離技術性破產只有一步之遙。 

  “財政部長”劉憶如的任務也非常艱鉅,政府財政結構快速惡化是台灣的夢魘,今年“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突破5.1兆元。從李登輝開始政府養成舉債度日的壞習慣,其後不論是陳水扁或者馬英九,政府舉債有增無減,“中央政府”債務餘額從1993年的5,000億元,暴增到今天已經突破5兆。但是台灣同期的GDP增長有限,人民實質所得更是原地踏步,快速增長的只有房價與政府債務。 

  不論改採彈性電費計價結構,或者提出全面的稅制改革方案,都是涉及人民荷包,勢必引發正反兩方劇烈爭議的敏感議題。但是,執政團隊沒有太多的時間,必須抓住“總統”連任這個黃金窗口,儘速提出解決方案。方案是一定有的,技術問題也一定可以克服,關鍵就在政府官員能不能展現勇於任事的責任心,提出政策,說服人民,爭取“國會”認同。馬英九剛剛獲得人民的重新任命,應該趁民意還熱騰騰的時候加速推動改革。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馬英九的歷史地位,必須建立在銳意改革的基礎上。馬英九在第一任的任期,已經完成勞保年金、政府組織改造、二代健保改革、軍教課稅等重大改革,面對人民期待更高的第二任,執政團隊的改革力度不能縮小,改革速度更要加快,唯有如此才能符合人民的期待。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