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綠批雞肋外交 馬英九反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4 08:38:53  


馬英九向在野黨呼籲,即使再不喜歡馬英九,也別說出“邦交國”是雞肋的話。(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甘比亞4月14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首次出訪非洲國家,被綠營“立委”批評為“雞肋外交”,馬英九台北時間14日上午(當地時間13日晚間)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即使再不喜歡馬英九,也不必說這種話來傷害“友邦”。

  馬英九在甘比亞第三天的晚上,宴請駐甘國的外交人員、技術團人員及其家屬,外館人員在晚宴時特別登台合唱“國家”這首歌,讓他深受感動,除了一起唱和之外,還在台灣藝術大學表演團的陪同下,登台高唱台語歌“愛拚才會贏”;晚宴結束後,馬英九也走到臨時新聞中心,回應隨行採訪的媒體記者2個問題。

  媒體記者詢問,在野黨批評“雞肋外交”,你希望在野黨更理性,對於民進黨即將選出新任黨主席,有什麼呼籲?

  馬英九表示,今天所面臨的情況不管那一黨執政,它的挑戰、問題是一樣的;一定要在美國、日本、中國大陸、歐盟還有東盟、紐澳這些國家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台灣能夠安身立命;台灣以目前所統治的區域來看,不算大國,人口面積只能算是中型國家,但地理位置上又和這些主要國家有這麼多互動,因此一定要找出可以讓各方願意打交道、又能維持友好關係的情勢出來。

  他指出,過去在早些年,台灣和大陸在對抗中,做不到這一點;後來又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對抗,以至於台灣不但政治上孤立,經濟上也開始孤立,這對台灣來講是不可承受之重。

  他說,4年前他上任後,當務之急是趕快減少經濟與外交的孤立,所以和大陸改善關係後,兩岸和平一步步實現,兩岸的繁榮也有很大提升,更重要,與美、日、歐盟、紐澳等各國的關係都改善了,這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這些國家的人告訴他的,最近這幾年有和他出國的記者,都可以感受到氣氛不一樣了,更不用說127國免簽或落地簽的待遇,都是整個大環境改善的結果。

  他表示,有人說到“邦交國”出訪是“雞肋外交”,聽了很難過,因為在野黨也執政過,當年也和這些國家打交道,為何在野後要這樣說人家食之無用、棄之可惜?這不是一個健康心態,這些國家在許多國際場合幫忙仗義直言;同時對她們的援助也是台灣身為進入已開發國家階段時應該承擔國際援助的責任。

  他指出,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世界,有富國有窮國,有強國有弱國,要世界和平的話,富國一定要幫助窮國,強國不可以霸凌弱國,在過去這種狀況不容易做到,但現在的世界,非做不可,因為不做好,可能有個地方動亂了,就牽連在全世界。“中華民國”在這個時候,正好這些需要幫助的國家有許多是“邦交國”,能夠協助她們,一方面維繫邦交,二方面也幫助她們能逐漸脫離經濟困境,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他在盱衡全球情勢時,真的覺得能有這樣的機會,就要好好來做,因為真誠,許多國家願意擴展進一步關係,像他這次不論是到布吉納法索或甘比亞,都感覺到她們的人民對台灣那分很真誠的友誼,這其實是台灣非常需要的,千萬不要再說雞肋這樣的話,這樣傷了人家也傷了自己,即使再不喜歡馬英九,也不必說這種話來傷害“友邦”。

  馬英九強調,民進黨要選新任黨主席,當然預祝選舉成功,只是希望未來的黨主席能在這些議題上,有更開闊的視野,許多問題如果大家能夠有共識,相信很多問題的解決,相對會變得比較容易。


    相關專題: 馬英九訪問非洲 中評社第六度隨團報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