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勝選,國民黨在未來四年仍主導台灣政局發展。 |
中評社╱題:馬英九第二任期島內政治格局發展趨向分析 作者:冷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馬英九即將迎來第二任期,未來四年島內政治格局發展走向值得高度關注。從2012“大選”過程及結果看,藍綠實力的差距並不是外界先前預估的那麼接近,兩岸因素在台選舉中正面的政治效應也正式確立。因此從基本面看,馬英九、國民黨未來四年雖挑戰不少,但在島內政黨競爭中總體仍居於較為有利的地位,民進黨東山再起仍存在結構性障礙。
選舉再度確立了由國民黨
主導政局發展的政治架構
國民黨再奪執政權,且施政得到“立法”優勢的支持,可以繼續主導島內政局發展的方向。其掌控龐大的執政資源,有利於鞏固、擴大政黨實力,降低黨內的矛盾。相反,民進黨則繼續面臨政經資源不足的窘境,政治人物缺乏政治舞台、發展空間受限,在此情況下黨內的權力鬥爭不易消除,亦不易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馬第一任期尤其是前半期,由於在處理地方派系、政治資源分配等方面過於理想性的做法,在利用執政資源擴大政黨支持基礎方面是較為失敗的。但馬在第二任期,隨著執政經驗的豐富,尤其是在選戰中對島內真實的政治生態有了更符合現實的認識後,在這方面應會有所改進。
藍綠基本盤維持“藍大綠小”格局
(一)藍綠基本盤並非如外界選前預估的那般接近
2009年以來國民黨在多次地方選舉或補選中戰績不理想,外界多認為國民黨基本盤有較大流失,這亦是2012“大選”前不少人認為馬連任面臨嚴重危機的主因。但從選舉結果看,馬得票51.6%,宋得票2.77%,蔡得票45.63%;馬加宋的大部分得票,與蔡相比,仍有約8%的優勢。雖與上屆“大選”藍綠約16%的差距相比減少了一半,但綠要追上仍較為不易。而且,上屆“大選”結果是扁貪腐引起全台公憤、馬光環如日中天的特殊政治環境下的產物,實不應看做是藍綠正常實力對比的體現。以台灣目前的政治生態,已難以複製2008“大選”那樣一面倒的勝利。
(二)民進黨先前在多次地方選舉中獲勝,實與其以高投票率打國民黨的低投票率有關
究其原因,一是民進黨支持者在上屆“大選”慘敗後一直憋著一口氣,蔡英文任黨主席後讓他們重燃希望、支持者高度凝結,故投票意願一直較高。二是國民黨支持者結構多元、自主性強、較為鬆散,因對馬執政、改革的方向和成效均有較大不滿,在地方選舉中的投票意願不高。但2012“大選”中,藍營選民在選舉重要性增強、馬加強“固本”力度、宋楚瑜參選激發危機意識的情況下投票意願增強,導致藍的基本盤優勢終於得以發揮。
(三)島內依然保持了“北藍南綠”的政治格局
具體從地域看,藍在北部的得票基本維持近60:40的傳統優勢;在中部約為53:47的小幅領先;在南部為45:55落後約10個百分點;在花東、離島仍為70:30的大幅領先。鑒於台灣的選票結構大體是北台灣佔46%、中台灣佔19%、南台灣佔31%、東台灣佔2%。藍在人口密集的北部維持60:40的優勢,讓國民黨在全台性選舉中較易佔據先機和主動。
兩岸因素正面的政治效應確立
民進黨的兩岸障礙不易消除
(一)選舉表明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優勢是可轉化為選票優勢的
選前馬蔡選情持續膠著,外界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島內的政治效應其實是有疑問的。但“大選”最後階段,中美均對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提出質疑,島內支持“九二共識”、擔心蔡上台影響兩岸和平、經貿的言論成為主流聲音,發聲者包括從兩岸經貿直接受益的企業家、台商、觀光業者、農漁民,影響到的群體既有相關企業的員工,也包括擔心蔡上台影響兩岸和平與個人切身經濟利益的民眾,以及希望不再服兵役的“首投族”等。最終馬在執政受質疑、蔡一定程度提升民進黨形象的情況下,還能不失為漂亮地贏得選戰,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的大發展、大交流,尤其是兩岸利益聯接的空前強化,首次在台灣選舉中顯示出強大的政治效應。
筆者非常贊同將兩岸議題分為“和平”、“經貿”、“主權”三個面向。相對而言,國民黨在“和平”、“經貿”上佔優,民進黨因本土優勢在“主權”上佔優。2000年、2004年“大選”,統獨矛盾被民進黨熱炒,“主權”對選舉的影響蓋過“和平”、“經貿”。2008“大選”,“和平”、“經貿”的重要性開始趕上“主權”的重要性,但在貪腐、清廉成為選戰主題的情況下,“和平”、“經貿”的影響並未得到充分凸顯。2012“大選”,隨著民眾對民生議題的關注超過統獨議題,尤其是兩岸關係在2008年以來的快速發展和深刻變化,“和平”、“經貿”(尤其是後者)正式擺脫“主權”的牽制,成為影響選舉的主要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