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崑義:“台北會談”為兩岸政治談判探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3 08:26:05  


  中評社台北12月13日電/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今天在旺報撰文說,在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透過“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立與操作,有意冷卻民共交流的時刻,由“兩岸統合學會”等主辦的“台北會談”,卻出現一個有趣的畫面,也就是藍營最統的學者與綠營最獨的學者,能夠同桌與大陸來台的官員和涉台研究學者討論兩岸政治認同的議題,其中不僅沒有砲火連連的情況,還能夠碰撞出一些智慧的火花,顯見兩岸有理性的坐下來談論政治問題已經逐漸成熟,這是可喜的現象。 

  紅藍綠理性交鋒 

  12月10日至11日兩天在台北舉辦的“台北會談──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的兩岸對話,藍營以“統合派”、“統盟”為主的學者,跟綠營“獨盟”與扁政府時期入閣的學者,卻能夠與大陸高官、涉台研究學者,理性的坐上論壇桌上,討論兩岸政治認同的議題,可見馬英九所謂“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兩岸交流策略已經跨過了門檻,未來兩岸討論軍事互信機制與和平協議的時機已經不遠。 

  文章指出,就以綠營的獨派學者來說,“獨盟”出身的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和扁朝的學者吳釗燮、游盈隆、童振源、陳明通等人,他們曾經都是視與大陸交流為畏途的學者,這次能夠坐上討論桌上,跟藍營“統派”與大陸學者侃侃而談,這就是一個奇特的現象。 

  尤其是他們還能夠耐心的傾聽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大談“一個中國”與“一中框架”,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現象,所以這次“台北會談”可說是創造了“兩岸奇蹟”。如果再對照民進黨的前大老許榮淑,只因登陸參加“國共論壇”就遭到民進黨開除黨籍的事例,“台北會談”所創造的奇蹟,應該會被兩岸關係史記下一筆。 

  還有更特別的是,12月10日第一天討論結束以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擔任東道主,在福華飯店設下晚宴,這些獨派與扁朝學者也能賞光,跟台灣統派與大陸官員和學者同桌共飲,這也是過去難得一見的現象。 

  這不僅已經超出胡錦濤在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所說的“不主張台獨,認同一個中國,大陸都願意同他交往、對話、合作”的範疇,現在是連主張台獨,還沒有認同“一中”者,大陸官員也可以坐下來跟他們談,這對兩岸政治走向將激起千層浪,甚至已經邁向陳水扁曾經說過的“未來一個中國”方向行走。 

  正視“中華民國”存在 

  其實,大陸一直把“一個中國”掛在口中,但“一個中國”的內涵到底是以大陸說的為主,還是兩岸紅藍綠都可以坐下來共同界定其中的內涵,如果以施正鋒在會場所說的“藍綠中國政策都是“中華民國”派”來說,那麼國民黨、民進黨對“一個中國”的內涵,應該分歧不大,兩黨都是以“中華民國”為“一中”的內涵,就看大陸願不願意接受“中華民國”還存在的事實,如果大陸也能理性的接受“中華民國”是“一中”內涵的一部分,那麼兩岸的政治分歧就可以逐漸縮小。 

  只是,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在“台北會談”高談“一個中國可以鞏固和平”之時,大陸是否也在思考承認“中華民國”還存在的事實,而不再把“中華民國”當成一個“死亡政權”。這次也來台參加“台北會談”的大陸學者黃嘉樹,就曾經在《中國評論月刊》上為文,希望大陸當局應該正視“中華民國”還存在的問題,這對兩岸討論統一的問題,才有實質意義。 

  因此,當民進黨已經接受“中華民國”為“一中”的內涵,大陸當局是否也能不再敵視“中華民國”,那麼兩岸三黨的政治討論就可以有個理性的開端。唯有大家都能理性的面對客觀存在的事實,兩岸的政治談判就不再遙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