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美國新國安團隊 台灣需審慎應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7 11:53:57  


  中評社台北1月17日電/美日澳洲國防外交首長最近頻密熱線聯繫,討論如何強化軍事同盟質量、美日兩國15日展開為期5天的大規模聯合海空軍事演習。但同時間,即將卸任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公開演說,認為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並非針對中國,美國應該對中國更友好,顯示美國以和、戰兩手分進合擊,柔中帶硬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優勢地位,應對“中國崛起”挑戰的一貫策略。 

  旺報今天社評說,由奧巴馬總統領軍,結合副總統拜登、國安顧問杜尼隆、國務卿克里、國防部長哈格爾、國家情報總監克拉博、中情局長布倫南組成新國安團隊,成員的從政經驗、政治理念與風格和奧巴馬第一任期成員非常不同,克里、哈格爾及克拉博都有越戰經驗,對軍事行動效應的敏感度超過多數文人政客。不過,他們仍然是21世紀政客,對應中國崛起仍然主要採取務實主義及和戰兩手思維。 

  隨著中國大陸與美國在亞太地區綜合國力對比的消長變化,亞太地區公共領域包括公海、空中航線、太空領域及網路電磁頻譜空間等,都已出現兩強競合格局。美國及亞太地區主要國家也已意識到,亞太公共領域的控制權與使用權,將出現權力重組的競爭。因此,面對“中國崛起”,美國應如何發展靈活有效的軍事部署,以符合奧巴馬總統“新國防戰略綱領”,把握減少軍費支出,並能維持在亞太地區強大軍事能量的要求,便成為新國安團隊的最重要課題。 

  美軍將從2017年開始,把最先進的F-35B短場起飛垂直降落隱形戰機部署在日本岩國空軍基地,以強化美軍執行“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質力量,並結合日本新一代戰機F-35A的啟用,發揮整體的空中優勢;同時,美國也將增強亞太地區的海軍兵力,把從伊拉克、阿富汗撤出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員,分發到亞太地區。 

  前白宮國安會亞洲資深主任葛林指出,美日軍事同盟的合作,包括戰略對話、聯合軍事演習及建構飛彈防禦系統等,已經達到最高點。日本首相安倍將於2月下旬訪美,將與奧巴馬總統協商增列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內容,擴大合作項目,甚至爭取美國同意日本自衛隊派遣海外,支援美日軍事同盟的作戰需求。 

  美國雖然面臨國防預算刪減的壓力,但是,美國堅持持續增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能量,以保持優勢地位,因為亞太地區在21世紀將會成為世界政治、經濟與軍事安全的重心。美中軍力的消長變化,將會成為影響亞太國家每日決策的重要變數,美國能否繼續保持軍力優勢,會牽動亞太國家的政局演變和外交決策方向。目前,美國雖然有意促進中國大陸成為繁榮的商品市場,也鼓勵其在國際間成為積極、負責任的力量,但中國大陸在經濟、軍事、工業,以及外交方面轉強,又讓美國有所顧忌。 

  美中在亞太地區政治目標的衝突,將是未來兩國進行戰略競逐的關鍵促動因素。美國一方面想爭取中國的合作,並將其納入國際體系的規範,成為負責任的大國;另一方面,美國仍須積極在亞太地區進行軍事戰略規畫與準備,以確保當美中關係惡化時,美國仍然可以維持優勢地位。 

  因此,新國安團隊依然主張美國需結合日本、韓國、澳洲、印度,以及部分東協國家,積極展開新軍事合作計劃,從海、空、太空,以及網路電磁頻譜等領域著手應對共軍挑戰;同時,美軍亦需要建立“全球及時打擊能力”作戰系統,使美軍能夠在一小時內,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關鍵政治軍事目標,以達到“斬首”與“威懾”效果。 

  新國安團隊亦強調運用建設性交往措施,包括強化美中國防戰略對話機制、共同發展區域性安全合作架構、警告美中若爆發軍事衝突將造成全球大災難,以及鼓勵中國大陸週邊國家與中國發展雙邊,或多邊性質的軍事互信機制等。換言之,美國新“國安”團隊將由第一任期“先軟後硬”轉採“軟中帶硬”策略。 

  馬英九接見美國親台參議員穆考斯基的談話,顯示馬政府將繼續在美國與大陸間維持三角關係的平衡,兩大之間難為小,兩岸關係改變速度很快,藍綠關係變數也很多,馬政府要小心應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