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北大博士班台生羅海芸:赴陸就學打開視野格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23 14:04:02  


目前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攻讀博士的羅海芸。(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8月23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今天上午針對即將赴大陸求學的台籍學生舉辦研習營,現在就讀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班的羅海芸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兩岸關係往和平方向發展是好事;台灣人應該更開放的看很多東西並加以討論,期望台灣未來是走向更好的方向。

  羅海芸2007年到北京大學攻讀心理學碩士,2010年進北大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班,並擔任北京清華大學產業與資本研究中心台港澳產業變遷與發展研究部執行長、北大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她應邀在台生研習營上分享生活與就學的經驗。

  羅海芸表示,從台灣輔仁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工作3年後想唸研究所,當時大陸都是奧運熱,她覺得未來整個華人圈的話語權會在大陸,就未來的人生佈局來看,去大陸會是一個機會,儘早過去發展或許會比較好。

  她指出,當時還是民進黨執政,所以資訊都是透過少數代辦中心幫忙報名,然後一起帶團到北京或香港考試;她是透過長輩的介紹港澳台聯招,有一位阿姨也在從事這方面工作,於是她直接在北京報名、考試,了解大陸當地生活狀況,但當時的資訊環境沒那麼開放,所以行前了解的狀況比起現在更少。

  羅海芸建議台生行前要有心理建設,要了解當地實際狀況、文化習慣等。她留學時台生和陸生住在一起;大陸人比較習慣集體生活,台灣人比較講求個人隱私空間,不論是澡堂文化、寢室文化,都要花時間適應;大體來說第一年算適應期,第二年就能融入生活、打成一遍。

  她說,台灣有些人可能認為去大學留學會與意識形態搭上關係,持排斥心態,但她的家庭背景沒這種觀念,讓她能很務實的看許多事情,覺得去大陸最大的收穫是無形的、個人的視野與格局的打開,對成長、成就或發展來講都是比較好的。

  她表示,在台灣大家日子都過得很簡單、很舒服、很安逸,一旦進入全在成長的大環境裡,個人也會有所影響,例如新聞常看到大陸的領導人又和哪一國的領袖會面,哪怕是計程車司機都可以聊中美關係、日本如何,這種現象在台灣很少有。

  羅海芸認為,兩岸關係往和平方向發展是好事,交流到後來會碰到很多不可迴避的問題,在大陸感受很深刻,因為大陸是那麼積極與投入資源在做很多工作,台灣人應該更開放的看很多東西。意識形態不能主宰所有事情,很多事應該是更凌駕於意識形態之上,應有更高的價值去討論、發展,但台灣目前還沒有形成這樣的共識,期望台灣未來是走向更好的方向,很多事都可以討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