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抹去“中國”,國民黨就能更愛台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6 13:53:36


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1月26日上午起跑,開始受理領表,新北市議員李新率先到黨中央領表並繳交新台幣160萬元作業費表達參選決心。中央評議委員、退役上校周楷倫也前來領表,並當場嗆李新並非忠誠黨員,還要求拿身份證比年紀看誰比較年輕。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電/古人有雲,名不正則言不順。2000年上台的陳水扁深以為然。在他的授意下,台灣“中油”、“中鋼”、“華航”、“中船”、“中郵”等“中”“華”字號企業,紛紛改換門庭以“台”字打頭。有媒體挖苦說,中國語言文學系怎麼辦?難道要叫“敵國語言文學系”?在筆者看來,還有更要命的──他的兒子叫陳致中,典型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嘛,應該立即“正名”叫“陳致台”才對。

  北京的海外網刊刊載作者王大可的文章說,經過馬英九上台後的“撥亂反正”,阿扁的改名大業早已化作歷史雲煙。之所以還要提這前塵往事,是因打著“必也正名乎”的招魂幡從未走遠。按照某種邏輯,天生政治正確的第一要義是愛台灣,愛他就要突出“台”字的主體性。所以島內名嘴山寨出了“古今台外”這個苦心孤詣的主題詞,部分人心爽不已。最新有意加入“正名”大軍的是以“中華民國”正統自居的中國國民黨。百年老店有以少當家自命的人說,“中國”二字多餘,閹割掉算了。

  在他們的想象中,閹割掉歷史包袱才能再進宮執政,與“中”字切割是落地生根的投名狀。如果不是“台灣國民黨”被“台獨”團體搶注,估計他們更鐘情於“台灣”與“國民黨”的天作之合。既然淨了身,納了投名狀,從此台島就是國、民二人轉的世界,藍綠蹺蹺板,輪流坐莊,可勁兒比誰更愛台灣。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多少傷痛和慘敗,都可以文字上一改了之?剛剛過去的台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中國國民黨輸得幾乎只剩內褲。窮則思變的心態值得鼓勵,問題是,除了換主席、換路線,索性連名字也換了就真的能轉運了嗎?

  改名風波,正是當前國民黨尷尬處境的真實寫照。8年執政黃金期即將終結,重新淪為在野黨後的國民黨發現,已經在自我感覺良好的“中間路線”上漸漸迷失了自我。一方面深藍指責國民黨,“不敢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背叛了“三民主義”黨魂;另一方面綠營討伐說,國民黨非我族類,只會“傾中賣台”。滿腔委屈,兩頭受氣,卻也徒呼奈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