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馬模仿蔣經國喊“英九”台下一片笑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9 14:49:24


馬英九與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一起揭牌。(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3月29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彰顯蔣經國生前對台灣及青年的貢獻,今天上午在“總統府”三樓大禮堂主持“經國廳”命名揭牌。馬英九在追思蔣經國的事蹟時,一度模仿蔣經國的浙江腔說“英九,最近有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呀?”引起台下一片笑聲。

  馬英九1981年在錢復推薦下,自美返台進入“總統府”擔任蔣經國的英文口譯,追隨7年,兩人關係密切。

  英九表示,蔣經國一生關心、重視、培育青年,因此選在今年329青年節將“總統”大禮堂命名為“經國廳”。蔣不只是第6任與第7任“總統”,更是政府遷台後政經轉型的重要推手,概括說,他這一生對台貢獻最大的,就是在民生建設、民主法治、兩岸關係三方面;尤其也宣布解除實施38年的戒嚴,大幅減少人民自由的限制,讓憲政體制回歸民主自由常態,開放報禁、黨禁,讓台灣舉世聞名的“寧靜革命”就此登場。

  他指出,在兩岸關係方面,兩岸隔海分治多年,許多來台的老兵無法與在大陸的親人相見,由於人倫隔閡產生的悲痛時有所聞,因此在1987年3月的一個下午,蔣經國在接見外賓後特別問他:“英九,最近有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呀?”此時台下一片笑聲。

  馬英九說,他當時向蔣經國報告老兵思鄉想回家的情事,蔣經國似乎早已心有定見,指示他與張祖詒傾力研究,經過慎密規劃後由紅十字會執行這個方案,1987年11月2日正式實施開放大陸探親,不但為兩岸關係解凍踏出第一步,也開啟兩岸擴大交流的新局,這在政策實施看起來是一小步,卻改變兩岸隔海分治38年的現狀,成為兩岸從戰爭走向和平、衝突走向和解的關鍵一大步。

  馬英九也推崇蔣經國是台灣轉型的推手,他雖然只追隨蔣經國7年,卻是蔣經國在人生最精彩最後的階段,他8年來主張“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也是從蔣經國言傳而來的心得。

  “總統府”三樓大禮堂原名“介壽堂”,陳水扁執政時把匾額拆掉,未再命名,馬英九在卸任前夕,將之命名為“經國廳”,上午完成揭牌儀式。

  上午參加揭牌的包括吳敦義“副總統”、中國國民黨新任主席洪秀柱、蔣經國之子蔣孝勇遺孀蔣方智怡、她的公子蔣友松、蔣友青;蔣經國兒子蔣孝嚴夫婦;還有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劉兆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前台灣省主席趙守博、前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前省議長高育仁及“總統府資政”、“國策顧問”等近150人出席。典禮開始之初先播放蔣經國事蹟紀錄片,最後在馬英九與“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一起揭牌後宣布禮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