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蔡東杰:美中目前對峙情境像極二戰前夕
http://www.CRNTT.com   2020-10-19 00:23:11


蔡東杰。(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10月19日電(記者 方敬為)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蔡東杰日前在一場在研討會中表示,美中目前對峙的情境,跟二戰前高度類似,甚至可說是“完美複製”當時的演變軌跡,都是從大規模的經濟恐慌開始。1929年經濟恐慌產生排外情緒、民粹浪潮,隨後牽引出貿易戰,接著引發極右派的聲浪,逐漸進入決策核心圈,最後就是大戰。美中是否發生熱戰?他認為是可能的。

  蔡東杰17日出席台北論壇基金會在東海大學召開的“COVID-19衝擊下台灣產經的關鍵解析”研討會,以“美中對抗及其對台灣的影響”為題,分析兩強對抗趨勢以及台灣在當中扮演的角色。

  他表示,美中對抗,最根本的本質在於“修昔底德陷阱”,當一個崛起的大國與現有存在的統治霸權競爭時,第一不會拱手讓第二超越,美國現在針對中國的各項政策,無論是貿易制裁、金融制裁、科技制裁,不管表面上的原因為何,實際上都是為了壓制中國崛起。

  而根據“修昔底德陷阱”,這樣的演變趨勢代表,兩強終須一戰,蔡東杰說,從權力轉移的角度來看,一旦持現狀政策者,無論是現有霸權或挑戰者,不再滿意於既有權力分配結果與規則時,便可能透過發動“先制攻擊(Preemptive Strike)”,以便取得對於未來秩序的優先發言權。看起來,美國正是發動的一方,然而此走向所產生的風險極大,國際都需要有所因應。

  蔡東杰指出,面對中國大陸在新世紀初“相對崛起”的態勢明顯,美國歷史學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曾在2007年創造“中美國(Chimerica)”這個新詞彙,強調由最大消費國的美國與最大儲蓄國的中國,兩者間所構成的利益共同體將對全世界經濟帶來的重大影響。

  曾幾何時,蔡東杰說,隨著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弗格森也加入悲觀派行列,在2019年底承認美中之間的“新冷戰”已然揭幕,於此同時,前美國國防計劃助理部長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自2015年起便不斷倡議美中即將陷入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的戰爭危機,乃至於特朗普政府前貿易顧問威廉斯(Clete Willems)也公開表示,在新冠病毒流行的刺激下,“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正急劇升高,我們必須誠實地面對現實,這是新冷戰的開始。”

  當兩強對峙到進入戰爭邊緣危機時,對台灣以及兩岸關係的影響更不容忽視。蔡東杰指出,美國在2017到2019年推出一連串“友台”法案後,透過疫情帶來之新變數,美國拉攏台灣的力道顯而易見,軍售朝“常態化”發展亦略顯跡象。

  可以這麼說,美中雙邊關係目前正處於不穩定狀態,雙方看似衝突面向已高過合作可能性,但另一面卻無法擺脫複雜經濟互賴的現實,縱使短期內直接的軍事對抗或難發生,但冷戰已走向“溫戰”狀態。

  蔡東杰認為,從長遠角度看來,作為台灣最重要的非正式盟邦,美國的“友台”確實有提高安全係數的作用,但值此美中對立升高之際,類似發展卻不免有“雙面刃”與“走鋼索外交”的暗示,埋下許多不確定變數,台灣政府應設法拿捏折衷,兼顧“中小型國家”避險與強化“國安”的需求,實為台灣下一階段政策思考重點所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