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經院:美國持續對中國制裁影響全球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20-10-20 11:48:05


中經院舉辦“2020年第4季台灣經濟預測記者會暨座談會”。(中評社 雷明正攝)
  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記者 雷明正)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發布第4季台灣經濟預測,針對主要國家的觀察指出,美國持續對中國企業實施出口“實體清單”禁令或是“出口管制清單”等,加上美國總統選情撲朔迷離,對於全球經濟與科技產業發展有深沉影響。美國2020年第2季成長率是-9.03%,經濟情勢低迷,各界對於2020年美國經濟成長抱持悲觀。大陸方面,中經院認為各項數據多偏向樂觀,工業生產和海關出口年增率自6月開始正成長。

  中經院20日舉辦“2020年第4季台灣經濟預測記者會暨座談會”,由中經院院長張傳章主持、出席者有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處長蔡炯民以及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

  中經院表示,由於全球主要國家與區域經濟活動因為疫情趨緩而日漸恢復,多數機構上修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台灣2020年在下半年內外需求回溫帶動下回溫成長,預估2020年第3季與第4季經濟成長率為2.77%和2.55%,全年成長率約為1.76%。

  而重要的國際議題與紛爭成為預測的不確定因素。中經院指出,美中議題以及中國與邊境諸國的紛爭為重要議題。美中貿易已經持續2年以上,自特朗普上任總統以來,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持續成長,每年順差金額持續超過3000億美元。不過,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不及協議中的目標。使得中國政策成為美國總統選舉的焦點之一。

  中經院分析,特朗普持續對中國制裁,如對中興、華為以及曠視科技納入“實體清單”,進行技術封鎖,並且聯合五眼聯盟圍堵。隨著貿易戰和科技戰的戰線擴展,由硬體製造擴大到軟體、應用服務和供應鏈洗牌,甚至於晶圓大廠之設廠佈局等,也須諸多考量,而此對於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都有深沉影響。

  中經院針對主要國家的觀察裡面,美國2020年第2季成長率是-9.03%,經濟情勢低迷,各界對於2020年美國經濟成長抱持悲觀。不過近期美國就業、勞動、零售銷售等指標陸續改善,主要機構也上修了美國經濟成長。但美國11月選情緊繃,現任“總統”特朗普民調持續落後且幅度擴大,使得誰能入主白宮更加撲朔迷離,亦影響了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

  中國方面,中經院認為各項數據多偏向樂觀,工業生產和海關出口年增率自6月開始正成長。然而工業企業應收帳款到8月底已經達15.97兆人民幣,企業互相拖欠貨款的三角債問題,對企業資金周轉造成影響。根據中國社科院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估計,中國實體“經濟部”分槓桿率由2018年底的239.3%增加到今年6月的266.4%,增速僅次於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