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去蔣!促轉會5月打烊前提解構中正紀念堂案
http://www.CRNTT.com   2022-02-07 00:19:20


促轉會將在5月任期屆滿前,提出解構中正紀念堂方案。(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2月7日電(記者 倪鴻祥)“促轉會”任期5月將屆滿,有關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促轉會”已邀請數組建築設計團隊針對如何解除地景威權性格,做出視覺化的方案,預訂3、4月對外報告,而對於紀念堂管理處等相關法制配套,將列入任期結束前提出的總結報告裡。

  另外,“促轉會”統計顯示,全台兩蔣塑像及遺像、命名空間總計1544處,已移除以及同意處置比例提升到32.9%,但軍方、退輔會及“教育部”轄下有關威權象徵處置進度仍緩慢,原因在於促轉條例只規定在公共場所的威權象徵要移除,沒有提到程序、監督機制,靠著機關協調或地方政府清查,因此將提出促轉條例修正,透過“專章”明訂該怎麼做、釐清機關權責。

  “促轉會”先前曾於蔡英文出席1月22日“經國七海文化園區”與“蔣經國‘總統’圖書館”開幕的前一天發新聞,指其為威權主義象徵,將要求台北市政府改名、列入蔣經國負面事跡,引發社會議論,批評“促轉會”管太多。

  “促轉會”認為,中正紀念堂轉型不是只有銅像拆不拆除的問題,而是要放在整體框架思考,如何讓這個25公頃、僅次大安森林公園的公共空間能夠獲得更好的利用,因此去年花了半年時間展開一系列社會討論,把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拉到首都空間配置層次討論。

  “促轉會”也舉辦工作坊,邀請親子、高中儀隊、熱舞社成員等平常會去中正紀念堂的人,多元思考園區的轉型,獲得許多建議,包括“國會”用地、歷任“總統”紀念館、台灣先賢祠、藝文園區等。

  “促轉會”指出,已邀請數組知名的建築設計團隊,提出對中正紀念堂整體園區更好的想像,做出視覺化的方案,預計3、4月間向外界報告,但這不要做出選擇,而是希望藉此與社會溝通,激盪討論,打開民眾的想像力,由於中正紀念堂園區全區都是古蹟,如何轉型,法制配套很重要,這些也需要跨部會思考討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