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多方期待中國外交斡旋烏戰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5:45:45


這是2月2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俄總統普京發表電視講話的畫面。俄羅斯總統普京24日清晨發表電視講話說,決定在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
  中評社香港3月15日電/在烏戰進入第十天之後,國際上出現越來越多的聲音,希望中國能够出面調停,避免戰禍綿連。中國外長王毅3月7日在北京兩會的記者會上,響應俄烏局勢時表示,願意必要時斡旋。

  香港《亞洲周刊》3月14日載文《多方期待中國外交成黑夜中的曙光》,文章說,調停如果成功,這將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既可以化解國際上近年來對中國的負評,也展示中國的巧實力,為各國所尊重。西方輿論近來彌漫新冷戰的論述,認為中俄結盟退回“鐵幕”,與西方對抗。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對於中俄關系的本質作出重要的澄清,指出中俄關系具有獨立自主價值,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更不受第三方幹擾和挑撥。

  對於烏克蘭局勢,王毅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北京認為要針對其中的是非曲直,抽絲剝繭。國際需要冷靜與理性,而不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對於中歐關系,王毅強調與中俄關系完全是兩個問題,中歐關系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

  正是這方面的超然性,是否可以使得中國在外交舞台上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揮灑自如?“中國如果扮演魯仲連”角色,是否美國不能在國際上再對中國橫加施壓,作出種種無端的指責?毫無疑問,調停的過程也使北京的國際“朋友圈”擴大,用實際的行動,打破冷戰的思維,也讓美國從特朗普到拜登的仇中戰略,像鐵拳打到棉花,無所著力。

  事實上,王毅在記者會上談到中美關系時,指出美國仍不遺餘力對中國展開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競爭”,不斷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攻擊挑事,損害兩國關系大局。他認為中美雙方應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裝出發,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三原則”,代替競爭、合作、對抗的“三分法”,推動美國對華政策重回理性務實的正軌。由於此時正是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伯恩斯抵達北京履新,也需要新的思路來重建中美關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