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想重回執政 民進黨不能迴避的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6 07:54:29  


明年一月東協加一的經貿協定生效後,無法減免關稅的台灣出口,將如何找尋出路,民進黨卻從未思考要如何因應。
  中評社台北12月16日電/經過三合一選舉,民進黨回到四成五的得票率高點,也確定走出谷底,但就像民進黨有識之士所言,這次選舉只是穩住了基本盤,民進黨將來要走穩重回執政之路,則該黨領導人是否能掌握契機、讓民進黨正常化,才是關鍵。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和去年大敗的美國共和黨比起來,歷經扁案貪瀆、極端民粹的民進黨,照理說,崩壞程度應該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由於民進黨的剛性政黨屬性,因此只要選對領導人,某個程度而言就可掌握、主導黨的方向,比較不會讓黨淪於邊緣極端而至於崩潰。例如,當美國名嘴林博叫囂痛批“假共和黨”、而共和黨大老噤聲不言時,至少台灣的綠營支持者,可以選擇聽從相對溫和的蔡英文;再如,當共和黨竟然考慮要以意識形態的純度、來篩選共和黨員時,至少民進黨已改掉惡名昭彰的排藍條款選舉民調。 

  當然,如共和黨前副總統參選人裴琳這些極端的行徑,說穿了不過是選舉策略,形同共和黨的“天王戰”,同樣的,面對明年的五都選舉及二○一二的“總統”大選,民進黨的天王之戰方興未艾,但是,對當前民進黨領導人有利的是,由於二○○八年的慘敗,再加上這次選舉的小勝,都讓蔡英文領導的黨中央,更可以團結為訴求、來約束民進黨的天王。因此,只要蔡英文不重蹈覆轍,讓自己也陷入紛爭,民進黨的二○一二應不致重演二○○八的內部爭戰。 

  只是,優勢不見得就是優點,民進黨要重回執政,有幾件事是不能迴避的。 
  
  首先,這次選舉號稱是“沒有陳水扁的選舉”,除了民進黨候選人不敢再扛扁旗外,關鍵的因素在於,任何選舉都是對執政黨的公投,因此選民投票的考量,在於表達對馬政府的不滿,但這並不表示民進黨對扁案已經過關,事實上,各項民調顯示,國民黨支持度仍高過民進黨,選民仍未全然信賴民進黨可以進行清廉改革。 

  民進黨要重返執政的第二個關鍵,無可諱言的就是獨立選民或中間選民是否支持,過去幾次選舉,民進黨領導人不相信中間選民,因此刻意採取極端對立的策略,來動員綠營投票,但觀察這次三合一選舉,過去藍大於綠的桃園縣,最具指標性,民進黨這次拿到還不錯的四成五得票率,相對的,投票率卻從二○○五的六成五大跌到今年的五成三多,可以合理推論的是,這少掉的十五萬票,應是對國民黨不滿的淺藍及中間選民,足見,這些立場較中間的選民,並非任何政黨的囊中物,要爭取他們的支持,政黨必須展現執政能力。 

  執政能力、不以意識形態治“國”,正是民進黨能否重回執政的最關鍵因素,民進黨八年執政,一直無法擺脫意識形態的陰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核四停建爭議,民進黨執政八年,一直抱持僵固的反核理念,不但造成行政立法衝突、市場失去信心,更嚴重的是,民進黨執政八年無法擬出一套可行的能源政策,當全球暖化日漸嚴重之際,號稱重視環保的民進黨,竟然在二○○七年油價高漲時,讓油價涷漲,違反世界節能減碳趨勢。 

  扁政府時代的極獨,則是另一個意識形態治“國”的例子,從陳水扁上台時的四不一沒有、二○○五年時的“台灣獨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到二○○八年的推動極獨公投,民進黨一直無法就“中華民國”的“實質獨立”地位,找出一套內外皆可行的論述,結果是,台獨目標成了扁操縱政治、選舉的工具,極端的意識形態,也造就了極端的機會主義。 

  事實上,即使是已走出谷底的民進黨,也並未脫離意識形態治“國”的瓶頸,就以兩岸簽署ECFA為例,民進黨在各地宣傳,ECFA將造成台灣資金外流、重傷農業,但是,對出口佔GDP百分之六十的台灣而言,明年一月東協加一的經貿協定生效後,無法減免關稅的台灣出口,將如何找尋出路,民進黨卻從未思考要如何因應。 

  意識形態治國,是運動型政黨普遍的問題,一九九七年工黨要重返執政前,布萊爾特地修改有如圖騰的公營化黨綱,爭取中間選民,工黨因此才能連續四次大勝;蔡英文既有魄力要提出民進黨的十年政策綱領,則她是否能效法當年的布萊爾,提出務實的政策,則不但關乎民進黨是否執政,也是民進黨是否能成為正常化政黨的關鍵。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