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民進黨主權焦慮心態可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13 00:07:41  


民進黨一直有種奇特的深層情結,那就是“逢中(國)必反”、“逢馬(英九)必反”。(資料照片)
  中評社台北2月13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12日社評說,民進黨一直有種奇特的深層情結,那就是“逢中(國)必反”、“逢馬(英九)必反”。任何敏感議題一旦沾到中國大陸,這些綠營政客就像吃了迷幻藥般的異常興奮,又如被附身的一群乩童,群魔亂舞,甚至口出惡言辱罵“國家元首”,似乎這樣才是愛台灣的具體表現。 

  社評說,就拿此次台灣涉及兩岸電信詐騙案的14名嫌犯被菲律賓政府遣送到大陸乙事來看,民進黨迫不及待地痛批馬政府傾中賣台,是馬英九“一中各表”政策的惡果,不但自我矮化及限縮主權、更造成國際社會的錯誤認知。民進黨“立委”更舉菲國聲稱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來遣送嫌犯到大陸為例,抨擊馬英九是自我踐踏“國格”。連呂秀蓮認為該事件不涉及“主權問題”、盼各界能理性看待此案的評論,都被該黨同志圍剿,可見得要跟這些“自我感覺良好”的“立委”諸公們論理,真的是“對牛彈琴”。 

  不要忘記,菲律賓政府遵守“一個中國”原則根本是遠早於馬英九先生上台之前,連民進黨在陳水扁執政期間都無法改變這種國際現實,而今拿這個來批評國民黨,根本毫無立場可言,只是企圖以魚目混珠的伎倆混淆國人視聽,打擊馬英九的威信。 

  社評說,大多數國人對於“國家認同”根本沒有問題,那就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同屬“中華民國”。只是因為基於現實,“中華民國”治權尚未及於大陸地區,也才會有“大陸事務委員會”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特殊設計。曾任“陸委會主委”多年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應該多有體會。執政過八年的民進黨應該非常清楚,一政黨的黨綱再有多高的理想,都不能背離國家立國精神和“憲法”。現在大家都在關注蔡英文及民進黨如何提出能夠說服國人的兩岸論述,以與馬英九競逐“總統”大位。 

  況且身為最大在野黨主席,蔡英文不應該放任該黨公職人員扭曲事實真相、甚至對他們以粗話公開批評馬英九的粗鄙言行保持緘默。否則再度讓台灣政壇充斥著非理性、污衊式的謾罵與激情,只會重蹈扁時代的對立與政黨衝突而已,對台灣的民主發展與尋求內部共識,毫無助益,根本有違國人對蔡英文領導民進黨的期待。 

  社評說,民進黨此種對“主權焦慮”的心態,實在可議且可笑。讓人費解的是,既然想要參加“總統”及“立法院”選舉,遵守“國家憲法”是所有政黨的基本條件,亦是對所有從政者應有的規範,這也是國人對所有政治人物最卑微的評斷標準。如果只想享受特權而不願守法,那跟貪贓枉法的陳水扁有何不同?國人想看到的是有擔當、能理性問政,不打口水戰的政治人物,而不是只會作秀、毫無理念的政客。 

  但看看民進黨近日的表現,不但與理性相差甚遠,甚至連以理服人都談不上。肯定的是,縱使堅持“一邊一國”的民進黨現在當朝,菲律賓政府也不可能將嫌犯遣送回台灣,這群民進黨人不願深思國際法及慣例的重要性,碰到與中國大陸相關的議題,就只會像猛虎出閘一般地瘋狂亂咬,毫無積極作為。 

  社評說,而民進黨對主權態度的可笑之處,就在於他們的國家意識根本是建立在虛無飄渺的“台灣國”之上,既沒有法理根據、更談不上有實現之可能。他們最常引述的就是該黨在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條文,表示“台灣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卻不敢面對了如何實現台獨建國的質疑。此種“務虛不務實”的性格,決定了民進黨的根本宿命,及無法創造大開大闔的氣度。 

  有鑑於此,有民進黨智多星之稱的謝長廷,遂於日前提出“憲法各表”,就是希望能幫助民進黨打開獨派與現實派的對立,企圖以捍衛“中華民國”的存在現實來推動獨派建國的理念。謝長廷提到一個連民進黨都無法忽視的重點,那就是既然民進黨曾執政過,也向“中華民國憲法”宣示效忠,就應當承認這部“憲法”,否則難以服眾。然而獨派團體聽到“憲法一中”之後,就群起跳腳,大聲撻伐謝長廷怎可以為了“總統”大選而違背台獨理想。這樣的激烈反應怎不讓國人心寒,感慨為何過去民進黨自豪的黨內辯論已消失無蹤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群見獵欣喜、自我感覺良好的狼群之輩。 

  回想當年,陳水扁為了爭取中間選民和擺脫獨派的掣肘,擺平黨內各派系而通過了“台灣前途決議文”。隨後,很多獨派人士都說被陳水扁騙了八年,所以現在就想箝制民進黨“總統”初選過程的言論,意圖逼迫那些有意角逐民進黨高位的重量級人士盡早表態,讓民進黨鮮明地高舉“台獨建國”旗幟,來對抗國民黨的“九二共識”。 

  社評說,而無法與獨派取得共識和諒解,也正是蔡英文至今無法提出“十年政綱”有關兩岸論述的最主要因素,逼使她以“由本黨“總統”候選人決定”為由來迴避此爭議。這是因為蔡英文深知,如果無法取得獨派的支持,那民進黨重回執政之路將倍感艱辛,甚至是毫無希望的。然而,若是繼續被獨派掌控民進黨的路線,又根本不可能與國民黨相抗衡,更不用說如何吸引廣大中間選民的認同與支持了。 

  平心而論,就是因為看到“中華民國”一再被中共打壓、導致國人無法以正式國號抬頭挺胸的走向世界,馬政府才認為惟有回歸“憲法”精神、穩定兩岸關係,讓北京當局無法忽略“中華民國”的存在,才是讓“我國”被國際社會接納,讓“中華民國”有重返國際組織的機會。要知道,迎合民粹政治的操作手法遠比穩定兩岸關係的努力來得簡單太多了,但台灣到最後得到什麼實質好處了?相信絕大多數國人也不願見到兩岸又重回扁時期的對峙的緊張關係吧。 

  社評說,如果想要爭取人民的選票,民進黨何不沈澱一下,集思廣益,由各派系共同思考切實可行的兩岸論述來說服國人,而不是聽到“中國”就起乩了,相信這鐵定遠比以粗話來謾罵“國家元首”來得有意義多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