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把台灣贏回來! 誰的台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6 10:02:32  


  中評社台北5月6日電/台灣到底是誰的?這是個問題嗎?毋庸置疑,台灣是全體台灣人的,本來不是問題。奇特的是,晚近幾年愈來愈成為問題,因為少數政治人物太習慣操作一分為二的政治語言,認為如此有利於其政治算計,卻全然沒想過,如此做為,傷害的正是他們聲聲念念愛的台灣。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民進黨“總統”初選告一段落,以理性溫和新世代為訴求的黨主席蔡英文勝出,蔡英文勝選談話的重點只有一個;團結民進黨和台灣,“把台灣贏回來!”從民進黨力拚“總統”大選,重新執政的角度來看,或許是一番頗能振奮人心的語言,但聽在更多台灣人耳裡,難免浮上一絲懷疑:民進黨勝選,台灣才叫贏嗎?難道國民黨執政,台灣就輸了嗎? 

  民主開放社會,不可能只有一個觀點,一個政治理念,政治意見上的紛歧是正常現象,但不能把政治意見的紛歧做為切割台灣人民感情的利刃,投票給綠營的才是民進黨心目中站在台灣這一邊的人,投票給藍營的就不站在台灣這一邊,這是什麼劃分法? 

  一九九六年第一次“總統”民選,國民黨勝,民進黨輸,但台灣贏了,因為這是台灣民主的里程碑;二○○○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勝,長期執政的國民黨輸,台灣還是贏了,因為這是台灣在民主開放後,真正走向政黨輪替的第一步;二○○四年扁家弊案初爆,兩顆子彈釀成重大選舉變數,即使扁連任,而凱道靜坐鎮月,沒有人說台灣輸了,因為不管選舉結果是什麼,那就是全體台灣人共同的決定;二○○八年“總統”大選,失去政權八年的國民黨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贏得大選,以近六成得票率再執政,四成不到的台灣選民因為他們支持的“總統”候選人未能當選,當然是傷痛的,但是,台灣經歷二次政黨輪替,這個結果不只是馬英九勝選,而是台灣又贏了。 

  台灣為什麼能贏?因為全體台灣人告訴這些玩法弄權的政客們,我們需要的是乾淨的政治,而非惡劣的權術! 

  台灣民眾對敗選的民進黨相當寬厚,讓國民黨重新執政的三年多,大小選舉幾乎無役不勝,蔡英文或民進黨真以為台灣人民非要民進黨不可嗎?還是非要民進黨排他式的愛台灣?錯了,台灣選民很清楚的看到,一個有制衡的民主需要什麼樣的人,當候選人不對,即使執政的“總統”人格再受肯定,都不表示非得支持“總統”支持的候選人。 

  蔡英文學者出身,具有都會、現代化的特質,恰可彌補與草莽的民進黨傳統形象,許多中間選民也盯著蔡英文,希望她真的能帶領民進黨轉型。如果蔡英文真的對台灣有深沉的愛,就不能只愛投票給民進黨的特定選民,她必須愛更多可能沒投票給她的人,原因很簡單:當蔡英文準備競選“總統”的那一刻開始,她的愛必須給全體台灣人,不能分藍綠、不能分黨派。 

  蔡英文和民進黨必須張雙臂,擁抱那些可能不投票給民進黨的人,告訴這些人:我依然愛你,因為你是我要照顧的人。很遺憾,蔡英文一句話,把希望得到民進黨擁抱的人們給排除在外了。 

  就像馬英九接受德國《明鏡》周刊訪問,強調兩岸關係要以“憲法”為本,民進黨“立委”竟痛批這是“終極統一”,“中華民國”“修憲”之後,實際運作的“憲法”是“國家未統一前”的規範,這是全體“中華民國國民”、全體台灣人所奉行的“國家大法”,何錯之有? 

  如果這番話是未參選任何公職的獨派大老所言也罷,但類似語言竟是現職“立委”之言,未免離譜。如果民進黨人不認同“中華民國憲法”,為什麼參選“立委”?當選之後到底宣示效忠的對象是誰?民進黨到底認不認同“中華民國憲法”?如果不認同,請不要以惡劣的騙術參選“中華民國總統”! 

  台灣的價值、民主的定義,不是民進黨的專利,而是全體台灣人奮鬥創造的成果,政黨歸屬可以不同,“國家”只有一個,台灣只有一個,真正愛台灣,就不能只愛一部分,而要接納全部,二○一二年“總統”大選,不論誰當選“總統”,哪個黨勝出,台灣還是會贏,因為那是全體國民共同選擇的結果。 

  做為民進黨主席,誠如蔡英文所說,領導人存在的意義,“不是打造形象,而是扛起責任。”那麼請說到做到,扛起愛台灣的責任,而不是用華麗的散文、尖銳的語言,拿起畫分敵我的大刀,以藍綠做為愛與不愛的標準。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