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郝龍斌的善意 真能帶來朝野和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3 09:07:09  


  中評社台北8月23日電/台北市長郝龍斌日昨出席“自由巷”掛牌儀式並公開建議,政府應該以正面、積極態度處理陳水扁保外就醫案,因為該案對撫平社會傷痕有指標意義;郝龍斌出人意表的發言,果然引來動機論的質疑,綠營雖然肯定,但藍營態度保留,馬上有人斷言,郝龍斌是在為“總統”大選鋪路。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持平而言,以台灣藍綠對立的現況,此時任何支持陳水扁保外就醫的言行,不但無法得到藍營支持,甚至可能無法得到中間選民的認同,郝龍斌再天真也會了解,他如果有更上一層樓的企圖心,現在得罪藍營選民,絕對不是一個聰明的策略。 

  所以,與其從動機論的角度來看待郝龍斌的發言,還不如就事論事、檢視郝市長的建議是否合情合理;畢竟,有關陳水扁保外就醫甚或特赦的議題,原來只局限於綠營支持者,現在卻是藍營大將出面喊話,對原來侷於一隅的挺扁陣營,是一大助力,但是,郝龍斌的支持,是否會讓保外就醫或特赦的是非、道理有所不同?尤其,郝龍斌和挺扁人士的立論,其實相去不遠,如果挺扁人士的立論有問題,現在就不可能因為郝龍斌的顏色或立場,而讓陳水扁保外就醫一事,忽然有了正當性。 

  檢視郝龍斌的談話及文章,他有三個重點,第一,他肯定當年為了追求百分之百言論自由而自焚的鄭南榕,間接促成刑法一百條的修正,台灣的民主政治從此進入新的境界,北市府因此設立“自由巷”來紀念鄭南榕。其次,過去幾年來政治上的對立衝突不斷上演,但台灣社會陷入內鬥惡耗之際,全球不景氣的嚴重衝擊卻來勢洶洶,他呼籲政治人物停止內鬥,集中心力拚經濟。 

  郝龍斌也正確的指出,朝野政黨缺乏互信,停止內鬥始終停留在口號層次,他因此建議,“以目前陳水扁的健康狀況,以及他的支持者對他保外就醫的強烈呼求來看,正面處理陳水扁保外就醫問題,不但有其急迫性,而且對於撫平社會傷痕將有指標性的作用。” 

  郝龍斌對朝野惡鬥的擔憂,確實言之成理,但是他祭出陳水扁保外就醫這帖猛藥,先不論是否有效,單就是否合乎公平正義而論,即可能先引發朝野對立。畢竟,朝野和諧與司法正義若是天平的兩端,這兩個價值之間,是否可以以輕易妥協交換,的確大有商榷空間。 

  綠營之所以調整策略,從挺扁特赦,轉為要求保外就醫,主要原因在於,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必須司法定讞後,“總統”才能行使特赦權,但目前陳水扁仍有多項案件尚未完成司法流程,除非扁及早認罪,才可能加速司法流程,這是第一個關卡;第二個關卡,到目前為止,陳水扁堅不認罪,揚言自己受到政治及司法迫害,他既不為過去的貪腐案認錯道歉,“總統”也就缺乏特赦的正當性,因為,當扁不願認錯卻被特赦,豈非坐實他是遭到到司法迫害的指控。 

  此外,郝龍斌將扁案等同於鄭南榕的自焚,是一個大謬誤。鄭南榕是為了言論自由進行激烈抗爭,是過去惡法亦法的受害者;相反的,陳水扁今日身陷囹圄,卻是因為貪腐,和政治完全無涉,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當然,即使目前仍然不到特赦陳水扁的時機,但是近來陳水扁家屬及綠營人士不斷傳話,指陳水扁身體精神有狀況,則不宜輕忽;所以,郝龍斌建議,相關單位立即組成醫療小組,針對陳水扁的健康狀況進行專業評估,確實有其必要;但結果如何,則必須尊重醫師專業判斷;否則,若只從政治角度考量,讓扁保外就醫,這形同以保外就醫之名,行特赦之實,就目前的民意氣候以及扁的表現而言,恐怕還不適宜。 

  也許,在陳水扁認錯或是司法程序完結前,政府能做的就是,基於對卸任“元首”的尊重,讓他在服刑時可享有一定的禮遇,北監日前也改善了陳水扁的待遇,這確實是必要的作為。 

  可以說,即使和挺扁人士立論相同,但是郝龍斌多了一點誠意,他真心相信朝野應該和解,而不是以此做為挺扁的幌子;然而,動機良善,卻不保證言之成理,扁保外就醫的問題,如果不謹慎處理,後果可能是更大的朝野對立,那就和郝龍斌的原意背道而馳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