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獨攬權力 蘇貞昌可能先跛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1 10:15:20  


  中評社台北12月11日電/2民進黨主席蘇貞昌11月21日才在獨派的壓力下通過“中國事務委員會”,並由他自己兼任召集人,可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以“一邊一國連線”為主的獨派卻傳出要組黨,儘管這一消息還沒有被完全證實,但可見蘇貞昌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這件事上,顯然兩邊都不討好,很可能讓蘇貞昌在黨主席的權力運作上提前跛腳。 

  旺報今天社評說,民進黨的權力結構,原本就是一個多重派系權力組合的政黨,黨內有不同的聲音,就是一種常態,所以身為黨主席應該要面面俱到,才能讓黨和諧運作。可是從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一事來看,蘇貞昌並沒有尊重外界希望改名稱為“兩岸事務委員會”,對內也把已經內定為主委的謝長廷排擠掉,這就出現了兩大難題等待蘇貞昌收拾。 

  一是,謝長廷希望把“中國事務委員會”更名為“兩岸事務委員會”,以方便作為民共對話的平台。但是蘇貞昌在獨派的壓力下,維持了原先規畫的“中國事務委員會”名稱,並把“主委”領導制,改為“召集人”的集體領導組織。 

  如果是採取“主委”領導制,那麼擔任主委的人將可以依照一己的權力做出決策;但是“召集人”的集體領導制,擔任召集人只能做會議的裁決者,如果各項議題都沒法取得共識,召集人也只能宣布流會,這在民進黨內對兩岸議題還有很大的歧異下,召集人制可能一事無成。 

  二是,蘇貞昌說“中國事務委員會”只是作為黨內謀求對大陸意見的共識,而不是想當成跟中國大陸對話的平台。 

  如果是這樣,那麼黨內已經恢復設置中國事務部,現在上面又成立一個“中國事務委員會”,只會成為疊床架屋的機構,而不能讓“中國事務委員會”真正發揮功能。 

  從以上兩點來看,蘇貞昌在獨派壓力下妥協,維持了“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名稱,不僅讓謝系有如被打了一個耳光,中國大陸也不可能買帳,現在連獨派都想棄蘇貞昌而去,另外籌組政黨,所以蘇貞昌可能因為成立這個機構,反而讓他陷入困境,成為民進黨內的“孤家寡人”,他想獨攬中國大陸的發言權,恐怕會成為一廂情願,民進黨內除了中央黨部的辦事員與蘇系會支持他之外,可能無法把黨主席的權力向外擴展,這應該是蘇貞昌失策的後果。 

  其實,台灣內部對中國大陸的意識可以細分為,馬英九是“反共不反中”,但民進黨的主流意見是“反中不反共”,而獨派的意見是“反中也反共”,三種不同的意識型態,尤以獨派對中國大陸最不友善,所以儘管蘇貞昌在獨派的壓力下,不讓謝長廷擔任委員會主委,即使如此,獨派也不見得就支持蘇貞昌,因為他們根本就把中國視為外國,民進黨既沒必要,也不需要成立跟中國交流有關的機構,所以他們對蘇貞昌施壓,其實只是一種“假議題”。 

  但是蘇貞昌只擔心他的權力被瓜分,所以排擠了謝長廷掌握中國事務委員會,也沒有討好到游錫堃,使得謝、游兩人都在第一時間拒絕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委員,就連已經答應擔任委員的蔡英文,也要無奈的說只是聽從黨的指令,但不知道參加這個委員會的意義。 

  由此可見,蘇貞昌還沒機會獲得黨內對中國事務的共識,就已經先製造分歧,未來這個委員會的命運,不是淪為學者間的清談,就是被擱置在那裡,像是蚊子委員會一樣,無法提出有利民共關係的中國政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