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政治算計的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2 11:24:14  


蘇貞昌自兼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召集人,其意不在政策創新,而在政治算計。
  中評社╱題:民進黨政治算計的困境 作者:潘錫堂(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民進黨不久前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由黨主席蘇貞昌自兼召集人,但從名稱、召集人到委員會定位,都不符外界對其兩岸政策“轉型”的期待。尤其民進黨因“自發性”或“臆想性”事由,諸如:主張召開“國是會議”、“反對復徵證所稅”、“對於黨籍縣長貪腐視若無睹”,以及獨派嗆聲馬英九“司法迫害”、“政治迫害”,要求“釋放陳水扁”才算是講人權。在在體現民進黨內心欠缺核心價值,時進時退、忽左忽右,已陷入政治算計的迷惘與困境,實不利於重振旗鼓、挽回人民對它的信任。

  平議民進黨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之困境

  民進黨中常會不久前通過設置“中國事務委員會”,作為兩岸政策整合黨內共識的平台,並由黨主席蘇貞昌自兼召集人。外界原本期待這個委員會可以帶領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轉型”,但是從名稱、召集人到委員會定位,都了無新意。甚至還有黨內人士痛批在獨派掣肘下,路線越來越倒退。如果此舉意味著民進黨又要重回往昔反中的老路,未來民進黨要重返執政,恐怕前途多舛。

  在謝長廷10月初的訪陸“破冰之旅”後,民進黨與大陸之間一度有春暖花開的氣象。再加上“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之前,外界即對名稱充滿期待。照常理研判,蘇貞昌之所以要籌組“中國事務委員會”,目的無非是希望向大陸傳達善意,促進雙邊良性交流互動。但如今設置之名稱拒絕採用黨內有人建議之如:“兩岸”、“大陸”等較為中性且具善意的字眼,事後黨內核心幕僚還硬拗說,“名稱有那麼重要嗎?”並且進而表示,該委員會的設置要點有五處提到“兩岸”,在民進黨內規尚屬罕見,也等於間接展現善意。

  對於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並未將名稱改為“兩岸事務委員會”,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回應表示,凡是主張或推行“一邊一國”的台獨立場,大陸方面都不可能接受,因為這不利台海和平穩定,不利兩岸關係改善,是沒有前途的。由此可見一斑。

  至於召集人與委員會的定位問題,由於二者互為關聯,由蘇貞昌擔任雖無不可,但蘇已是黨主席,此一安排亦無加分效果。尤其面對攸關民進黨能否執政的兩岸議題,蘇貞昌既然早已允諾謝長廷接掌“中國事務委員會”,理應盡速釐出“中國事務委員會”雛型,出面化解黨內爭議,為謝長廷倡議的“憲法各表”背書,放手釋權,讓謝衝出一條民共對話的活路來。

  無奈的是,獨派的氣焰痛批並壓倒謝長廷的“憲法共識”,既不容謝長廷承認“一中各表”,當然也不容他承認“九二共識”。再加上蘇貞昌在黨內,兩岸政策主張偏於保守,他不可能為了捍衛謝的“憲法各表”而得罪獨派、扁系等派系。從蘇貞昌在中常委通過設置該委員會並自兼召集人後之談話,即可見一斑。蘇表示,台灣的中國政策必須建立在“台灣共識”之上,而“台灣共識”立足於民進黨在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事實上該“決議文”本質上只是台獨的“借殼上市”,民進黨的底線應是否認任何的“一中架構”,否認“一中憲法”、“一中各表”及“九二共識”。

  尤有甚者,民進黨中央在未經磋商的情況下,就直接砍掉“中國事務委員會”原本規劃要與大陸交流對話的功能,完全悖離謝長廷引導民共交流的期待,使得謝長廷不得不抽離紛擾,透過“維新基金會”另覓兩岸活路。換言之,這意味著在蘇領導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將停留原地“繼續整合”,而非外界期待的“積極互動、交流”。談功能、定位,說是整合平台、共識凝聚機制,實質上仍然是擺平黨內不同派系權力紛爭的大拜拜,淪為疊床架屋的幕僚單位。只具“瞭解中國”空殼,卻無“在互動中瞭解”的轉型之實。

  最後,大家都在看蘇貞昌能否提出更高明的兩岸政策,因為自兼之舉就形同站到第一線。而且以目前兩岸交流密切的程度,民進黨提出任何兩岸主張,都必須面臨可操作性的檢驗。但如今“中國事務委員會”已是名存實亡,面目全非。蘇貞昌將原本應是轉型引擎的“中國事務委員會”,由決策平台降為意見交流的諮詢平台,進而癱瘓成每兩個月舉行一次的“談話會”,又拒絕進行黨內大辯論,卻是根本摧折了民進黨轉型的契機,而竟還要謝長廷、蔡英文等人入委員會為他背書。未來蘇若不能提出具體可行的兩岸政策,即使自兼召集人,恐怕也無法為民進黨贏得2016大選並奪得大位。

  論民進黨忽左忽右的政治算計

  民進黨近來表面平靜,其內部卻陷入忽進忽退的窘態。民進黨之所以蓬亂如麻,無非肇生於一些“自發性”或“臆想性”事由,如主張召開“國是會議”、“反對復徵證所稅”,又如“不僅未對涉貪的張花冠縣長祭出黨紀處分、還痛批司法不公”。

  溯自民進黨2012年114敗選以來,黨內瀰漫一股“坐等”思潮,亦即:等執政黨犯錯,等著坐享其成。馬英九520才展開第二任期,民進黨已虎視眈眈瞄準4年後的“總統大選”。如何才能讓馬英九的支持度下降,成為民進黨全黨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因此民進黨不需要有務實的對策,也沒有明確的主張,論述更充滿忽左忽右的矛盾思維。高呼公平正義的民進黨,似乎失去了核心價值與中心思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