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MOU未簽,兩岸金融業者望穿秋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30 09:24:16  


  中評社台北9月30日電/在“行政院長”吳敦義呼籲兩岸儘快協商簽署金融監理“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與“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後,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二十八日在江蘇回應說,今年下半年舉行的第四次海基、海協兩會協商,將會把MOU和ECFA作為重要議題,至於能否簽署協議,則需視雙方協商的情況而定。誠摯希望兩岸能儘速協商簽署 MOU與ECFA,讓這兩項有利於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事項早日實現。

  中央日報網絡版今天發表社評說,有關兩岸簽署MOU一事,今年四月第三次“江陳會談”簽署“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後,一般咸認為MOU可儘早簽署完成,然而至今兩岸金融監理MOU仍未簽署,兩岸金融合作仍無法推展,使兩岸金融業者與台商望穿秋水。

  社評指出,兩岸金融合作是有利於雙方經濟發展的事,尤其是台灣七家銀行已經在大陸設立辦事處七年多,這些年來這七家銀行投注相當多的成本,卻無法升格為分行,他們急需政府為他們開擴大陸金融市場。另一方面,大陸目前有超過七萬家的台商,他們也亟需台灣的金融業為他們提金融服務,包括融資、票據、資金往來等,以提升他們的經營效率。隨著全球化發展及兩岸經貿關係日益密切,兩岸金融交流合作已經勢在必行,亟需金融合作,使彼此經貿往來更為順暢。

  當然,我們也要提醒兩岸當局,兩岸簽署金融監理MOU後,還有很多的相關的配套措施要做,才能讓兩岸金融在安全、便捷及效率的環境中順利進行合作。尤其是全球金融海嘯發生後,金融機構的投資、管理、風險、道德等問題陸續浮出檯面,未來兩岸金融合作更要密切注意這些問題。

  兩岸經貿合作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推動兩岸簽署ECFA,特別是大陸是台灣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地區、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最大對外投資地區,人民出境往來最多的地區,雙方經貿關係這麼密切,因此降低雙方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就顯得極為迫切。

  試想,兩岸如果不簽ECFA,可以想見2010年大陸與東協自由貿易協議生效後,台灣出口至大陸的產品將比東協出口至大的產品多徵5%-15%不等的關稅,屆時對台灣會產生“貿易移轉”及“投資移轉”的效果,台灣經濟將面臨空洞化的危機。
我們來看看韓國,目前已經與歐盟、美國、智利、新加坡、印度、東協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目前也正與日本、中國大陸、加拿大、墨西哥等國洽談FTA,若是這些洽談均獲致成果,韓國將成為全世界自由貿易的樞紐“國家”。

  社評說,若是台灣持續無法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FTA或類似的協議,享有FTA所帶來的關稅及投資方面的優惠條件,恐怕台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會被韓國產品大幅超前,台灣產品的國際市場會面臨被韓國產品取代的危機。

  兩岸如果簽署ECFA,雙方降低兩岸關稅及非關稅貿易障礙,將會促進兩岸貿易及投資往來的進一步發展,對兩岸經濟發展是雙贏的結果,同時台灣也因此有可能與其他“國家”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增進雙方經貿往來,提升彼此的實質關係。目前雖然有少數產業可能因為兩岸簽署而受到影響,但只要是對台灣整體經濟利大於弊,政府就應該去推動,至於可能受傷害的產業,建議政府建立救濟機制,或是輔導該產業轉型升級。

  社評指出,兩岸簽署MOU與ECFA是台灣經濟向前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希望政府多加溝通、宣傳,讓大家明白,政府所推動的兩岸關係,一定會在吳敦義所提“‘國家’需要、民眾支持、‘國會’監督”的原則下,朝最有利於人民福祉的方向邁進,讓人民有安心的生活環境、企業有安定的經營環境、經濟能有安全的發展環境,這是台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希望兩岸能儘速簽署並推動落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