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為兩岸議題的討論 打開更多理性的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2 08:39:15  


  中評社台北12月22日電/選在第四次江陳會登場前夕,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於昨日在三家報紙頭版,刊登了兩個半版的文字廣告,呼籲馬英九能走出“不統不獨不武”的框架,做出有膽識的決策,積極推動制定兩岸和平共處法。曹興誠的建言是否允當容或有討論的空間,馬政府將會如何回應目前也不清楚,但我們以為,類似這種以正面、積極的態度為兩岸未來互動提供思維方向與政策方案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長久以來,台灣內部對兩岸議題的討論,一直都沉溺在二元對立的僵局中打轉。朝野陣營的領導精英,持續將其大部分的智慧與心力,耗費在質疑對手的觀點與立場上,公共討論空間則充斥著鮮明的口號與情緒的修辭。這種惡性循環,十幾年下來除了持續升高朝野對立,誰也沒能把誰說服。長此以往,台灣未來不論換那個政黨執政,恐怕都一樣陷在無窮的內耗中無法自拔。 

  嘗試想想,如果政黨輪替在台灣的意義,就只是更換不同的群眾上街頭抗爭,那還何必奢談什麼提升競爭力?曹興誠在其建言中所訴求的最主要論點,就是嘗試將所有有關兩岸關係的討論,從爭論終局選項的死胡同中跳出來,置換成程序與手段的討論。這種置換的好處是:不必再沉溺於那些永遠沒結論,也不可能有共識的“終局”爭執上。換言之,不要再去爭執哪個選項會為台灣帶來災難,而是去討論哪個方案會給台灣提供好處與機會,“統/獨”不再是論爭焦點,而是轉換到兩岸在“和平”與“民主”的前提下,循何種方案或模式可以建立彼此的互信與互助?曹興誠所提示的“兩岸和平共處法”或許是其中的模式之一。這種討論當然永遠是以台灣的利益為優先,以民主的程序為首要,它著重的是對最大多數台灣人利益的理性計算,而不復再是“誰在賣台”的情緒質疑。這也就是為什麼曹興誠會說如果民進黨真的想通了這一點,國民黨可能很快就會失去政權。 

  我們當然同意,在當前台灣的政治氛圍中,即便是啟動這種形式的討論,也很快就會掉入標籤化指控的陷阱中。這種指控的邏輯很簡單:即只要對兩岸未來的互動模式提出任何積極的主張,不論你實質的主張究竟是什麼,都一律先扣上“賣台”、“傾中”、“統派”…等大帽子,然後再卯盡全力轟擊這個被塑造出來的稻草人,任何議題的討論只要陷入到這種境地,其實也就等於討論不下去了。台灣這幾年有關兩岸議題的討論,一直沒法打開理性的公共空間,就是這種標籤化指控支配一切的結果。講再直接一點,民進黨內部迄今為止有關中國政策的辯論一直打不開格局,就是任何一方都怕被貼標籤;同樣的,馬政府執政以來在兩岸政策開放上一再瞻前顧後,很大一部分也是畏懼被貼標籤的結果。 

  社論指出,問題是:難道因為畏懼被貼標籤,所以就可以無所作為嗎?民進黨在中國政策上有它“神主牌”的信仰堅持,再加上角色是在野黨,在政策主張上打不開格局還情有可原;但國民黨就不一樣了,至少當初台灣多數民意透過選票讓國民黨在“立法院”取得近四分之三的席次優勢,讓馬英九以絕對過半多數的優勢進入“總統府”,並不是期待其以今天這種瞻前顧後,甚至原地踏步的表現來執政的。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實況是:擁有席次絕對多數的國民黨黨團,在“立法院”面對少數在野黨的杯葛與癱瘓,表現的卻是一籌莫展!馬英九面對在野人士的批判,除了一再道歉,也不曾表現出更多積極的作為。曹興誠在他建言中有句批評頗值得深思,他認為馬英九就任以來在決策治理上處處都呈現“避免爭議”的風格,然而避免爭議的結果卻等於是“放棄管理”,亦就是等於“放棄承擔”。當“國家”領導人吝於堅持立場、不訂目標,底下就無所適從,最後必然是一片散沙! 

  誰都知道,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台灣的角色與處境並不樂觀,要打開這種困局不能不以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兩岸關係。同樣的,台灣最值得驕傲的地方,正在於它已經歷過民主的洗禮,能夠容納多元的聲音。我們用這樣的態度看待綠營民眾對江陳會的嗆聲,當然也該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所有對兩岸未來前景的討論與主張。


    相關專題: 第四次陳江會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