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以大局為重,儘速簽署ECFA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14 10:54:09  


大陸大,台灣小;大陸比台灣擁有太多的優勢與資源,大陸可以高談“讓利”,而台灣卻不得不斤斤計較,其關鍵正在於此。
  中評社台北6月1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兩岸經濟協議(ECFA)第三次協商日昨正式登場,儘管大陸方面重申“讓利”原則,但因若干爭議問題並未明朗,使得ECFA是否能夠在六月底前簽署,仍有變數。為期互利雙贏,希望主其事者都能秉持化異求同的心態,儘速化解歧見。 

  社評說,在第三次協商前夕,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透露,大陸給予台灣的早收清單項目約五百項,台灣提出早收清單要求僅一百項左右,相形之下,大陸提供給台灣早收清單的項目,是當年“東協加一”,大陸提供給東協國家的五倍以上;估計早收清單項目,替台灣帶來的實質利益,將超過一百三十六億美元,佔台灣對大陸出口貿易比重將近百分之十五,包括石化、機械、紡織、汽車零配件等,先前台灣提出的建議都已納入。 

  乍看之下,無論是早收清單的受惠金額或是比例上,大陸都明顯少於台灣。然而,“行政院長”吳敦義卻坦承“有些項目卡住了”,對於能否在六月底前完成簽署ECFA,吳院長也明白指出“ECFA簽的早不如簽的好”,政府並無把握能夠在最短期間內獲得突破。顯然,雙方對於早收清單項目仍有歧見。 

  社評說,平心而論,王毅的說法確實展現大陸方面“讓利”的誠意,但台灣究竟受惠多少?恐怕還有待事實驗證,因為早收清單的重點,不在項目數量多寡,而在貿易金額多少。舉例來說,台灣方面早收清單項目,從原先預估的三百項,提高到五百項,固然很好,但如果大陸方面承諾的五百項,多半都是台灣出口金額少,而大陸出口金額多的產品,台灣的利益,相對就會縮小,實質受惠的程度當然也就不大。 

  再者,目前看來,石化、機械、紡織、汽車零配件等已列入早收清單,但台方極力爭取的工具機、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項目,究竟是否列入?仍是未知之數;同時,鑑於兩岸汽車產業協商最關鍵的國際配額比例,至今業界尚無共識,能否在六月底前達成協議,顯然也有問題。 

  無庸贅言,兩岸對於早收清單各有堅持,自然是各有立場。就台灣而言,部分敏感性產業,在簽訂ECFA時,如果未獲關稅減免,將會喪失競爭力;大陸方面亦復如此,如果減免台灣若干重要產品關稅,也會衝擊大陸本土產業的競爭力,這顯然是大陸主管部門表達“寸土不讓”決心的主要原因。 

  社評說,我們可以充分理解大陸方面的考量,卻不得不鄭重提醒,兩岸之間目前的狀況顯然是大陸大,台灣小;大陸比台灣擁有太多的優勢與資源,大陸可以高談“讓利”,而台灣卻不得不斤斤計較,其關鍵正在於此。其次,兩岸之間的協商,大陸必須考量的是,整體與長期的利益,而不是個別與短期的利益,大陸既要讓利,就要讓台灣人民真正感覺到大陸的誠意與實惠,否則因為個別特定產業的“寸土不讓”,而遭致台灣方面的疑慮,豈不是因小失大,前功盡棄? 

  更重要的是,ECFA對於馬英九政府,不僅是經貿戰略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也事關五都選舉的氣勢,如果遲遲未能簽署,非但沒有足夠的時間讓ECFA發酵,使經濟效益轉為耀眼的政績,也將使綠營的氣焰更加高張,這對大陸方面當然是得不償失。有鑑於此,我們認為台灣方面固然要體認,兩岸談判不能永遠只是片面得利,但是也期待大陸方面,必須以大局為重,儘速簽署ECFA。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