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賴幸媛:兩岸官員面對面 進入互不否認階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1 00:55:44  


賴幸媛表示,在對等尊嚴的協商過程中,台灣官員可以與大陸官員面對面談判、建立雙方業務主管機關間的直接連繫機制,兩岸進入實質的互不否認階段。(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台北7月1日電(記者 康子仁)第五次“江陳會談”順利結束,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昨天晚間在“行政院”召開記者會,說明此行成果。出席記者會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表示,在對等尊嚴協商過程中,因兩岸官員面對面談判、建立雙方業務主管機關間的直接連繫機制,兩岸進入實質的互不否認階段。

  前往重慶參加第五次江陳會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回台之後馬不停蹄,晚間先後至“陸委會”和“行政院”,向主委賴幸媛和“行政院長”吳敦義報告此次會談成果,連同賴幸媛與“經濟部”次長梁國新等人,在“行政院新聞局”舉行記者會,由“新聞局長”江啟臣主持。

  賴幸媛強調,兩岸經濟協議清單充分展現政府“對人民有利、嘉惠中小企業、弱勢產業”的政策。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的骨幹,雖然其出口額只佔全部出口總額的16.9%,銷售額也只佔所有企業的3成,但就業人數卻高達75.2%,政府必須照顧這些企業及勞工的權益。依兩會達成共識的貨品早收清單來看,台灣至少有23,000家中小企業直接獲利,這些中小企業出口到大陸的金額,一年可達27億美元,聘僱的員工超過42萬人。

  賴幸媛說,不管是協議文本,還是早收清單,都可以看到政府的談判團隊為了守護台灣經濟主體性而作的堅持,以及為農民、勞工、中小企業及重要產業謀利的用心。但遺憾的是,反對黨以及部份輿論把一個富有台灣主體意涵的協議定調為“一中市場”,是對整個協議具體內容的扭曲。

  賴幸媛強調,兩岸經濟協議是因應兩岸關係特殊、經濟量體懸殊而簽定的協議。台灣在序言裡堅持寫入“本著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考量雙方經濟條件”,就是為台灣加了一道“安全閥”。只要台灣認為經濟條件不成熟的項目,就能不開放或不降關稅。哪些項目要開放或降關稅,完全由台灣自行考量經濟條件來決定,沒有期程限制。也就是說,協議簽署後,未來政府可以審慎把關,循序漸進,依照台灣產業的條件及市場需要,步步為營地與大陸磋商貨品開放與降低關稅議題,“主動權可以操之在我,沒有時間表,更不會形成一中市場”。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第五次陳江會 兩岸簽署ECFA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