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蔡英文兩岸政策玩花腔 眾人失望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4 07:58:34  


民進黨智庫成立有許多前朝官員出席。(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2月24日電/蔡英文昨日主持智庫揭牌儀式,許多人都準備洗耳恭聽她發表兩岸政策觀點,結果卻是雲山霧罩,不知所云。

  聯合報社論指出,蔡英文說,國民黨走的是“和而要統”、“和而必統”;又稱民進黨主張的是“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照理說,蔡英文既說國民黨是“和而要統”,則蔡英文站在對立面,至少就該主張“和而不統”。然而,反對別人“和而要統”,卻又不敢主張“和而不統”,轉個彎竟說是“和而不同”。這豈不擺明了是避重就輕的文字遊戲?

  馬英九從未主張過“和而要統”、“和而必統”,這些都是蔡英文栽贓的罪名。馬英九主張的是“不統/不獨/不武”,可以大聲地說“不統”;但蔡英文竟玩繞口令的諧音遊戲說成“和而不同”,連一句“和而不統”都不敢說。蔡英文若不便如馬英九說“不獨”,卻為何連“不統”也不敢說;妳在躲什麼?妳又在瞞什麼?

  蔡英文動輒玩弄“國際戰略觀”的花腔。二○一○年四月的“雙英辯”上,她就搬出一套“國際戰略觀”;謂ECFA將使美國失去區域優勢;結果美方迄今數度高調稱許ECFA,並謂此際是台美關係及兩岸關係最佳時刻。現在,蔡教授不揣譾陋,再次端出她的“國際戰略觀”。她說:“必須把台灣放在國際的結構當中,把政策思考著眼於未來關係的建構,才能拉出必要的戰略縱深。”

  這不是不知所云是什麼?況且,這套說法又豈能扳倒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難道馬政府的兩岸政策不是“把台灣放在國際的結構當中”?倘若不是全球化、中國崛起、兩岸經濟地位嚴重傾斜、台獨在李扁任內已經推車撞壁,且台灣內部的兩岸認知已經移變,則兩岸豈會出現“和平發展”的共識,又豈能簽訂ECFA?這一切難道不是“把台灣放在國際的結構當中”所建立的“戰略縱深”?其實,蔡英文的“國際戰略觀”在“雙英辯”後已經無處立足,現則益見其言之無物。

  蔡英文批評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說馬政府陷入“中國設定的框框裡”;她卻為何不說,其實北京也陷於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的“框框”裡。蔡英文又指馬政府一切皆以“中國認同、中國價值為核心”;卻為何不說,馬政府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其實是“一切以“中華民國”認同及“中華民國”價值為核心”。蔡英文竟至今日仍陷於“把反‘中華民國’當成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謬誤中,豈不可悲亦復可笑?

  謝長廷提出“‘憲法’重疊共識”及“‘憲法’各表”,雖屬玄妙,但畢竟也是一家之言;蘇貞昌謂“生存是王道、民主是基石”,縱然也是虛晃一招,卻懂得藏拙,未曾用“國際戰略”來濃妝艷抹。相對而言,蔡英文煮字經年,竟然只是熬出不知所云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八個字;由於眾人對她的寄望最深,不免亦失望最大。

  蔡英文至少要讓大家知道,在兩岸關係上,她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她曾主張兩國論,現在呢?她曾反對九二共識、反對ECFA,現在呢?北京說“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互動交流的前提與基礎,蔡英文是同意或反對?馬政府主張“不統/不獨/不武”、“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蔡英文又是同意或反對?或者,如日前社論所問:曾以街頭喋血反對陳雲林來訪的蔡英文,在民進黨若再執政後是否同意他繼續來訪?

  “國家”認同、“憲法”認知及兩岸政策,這是民進黨在二○一二“總統”大選前,必須徹底明白交代的重大議題。蔡英文欲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八個字矇混過關,這若不是不負責,就是不誠實,要不就是無能,或三者兼之。

  蔡英文昨天的這場不知所云的政策宣示,居然連“若執政後將延續前朝兩岸政策”這一句話都不見了。敷衍至此地步,恐怕令許多中間選民大失所望。且問蔡英文:妳自己滿意自己的表現嗎?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