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地震天災石油人禍 重擊全球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4 07:57:38  


3月13日,在日本青森縣八戶市,一名男子騎車經過在海嘯中被摧毀的漁船殘骸。據日本共同社當天報道,日本各地警方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東北部海域強震及其引發的海嘯至少已造成795人死亡。日本氣象廳當天將此次東北部海域地震的震級由芮氏8.8級修訂為芮氏9級。新華社
  中評社台北3月14日電/原本復甦跡象明顯的全球經濟,因中東與北非情勢動盪而顯得詭譎多變,日本又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天災,走向將更難以預測。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由於油價高低直接影響企業成本,股市漲跌又影響投資人信心,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必定全力抑制油價,以保住好不容易冒出苗頭的經濟復甦。

  旺報社評指出,目前全球三大經濟體狀況好有一比,老大美國剛剛自冰冷的河中游上岸乍暖還寒,才失掉老二席次的日本,因大地震有滅頂之虞。老二中國今年經濟幾乎確定增長放緩。美國經濟能否繼續復甦將是今年全球景氣榮枯的焦點。美國經濟復甦勢頭去年底基本已確立,有幾個跡象,一是美國人又開始上街購物,到年底的零售額同比增長了7.7%。第二,失業率下降。第三,物價溫和上漲,油價在去年底還算不上是一個令人注意的議題。

  這種“庶民經濟”反映出的經濟實質面是很準確的。3月3日美國道瓊指數站上12041點,創下30個月以來的新高,漲的是玩具、食品、娛樂公司的股票,石油類股反而下跌。一切數據與跡象都說明了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處於溫和反彈狀態。

  但自突尼西亞、埃及,尤其是利比亞發生動亂後,油價頻頻走高,3月以來,不論現貨或期貨的油價,由每桶90漲到110美元,上周市場甚至傳出每桶破200美元的說法,這是市場做手趁原油市場供應混亂所拉出的高調。其實市場的需求,特別是中國對原油的需求已經放緩,原油的現貨與期貨價格現已開始雙雙下跌。

  事實上,去年12月世界最大的鋼鐵公司印度米塔爾即預估,今年全球鋼鐵使用量將僅增長6%,比去年增長下滑10%,中國的增長同時下滑。鋼鐵是計算能源消耗的重要指標,鋼鐵生產增長減緩,代表石油需求增幅降低。

  大陸政策性打壓房地產以壓抑通膨,同時藉由提高基本工資拉高受薪階層購買力,兩者都會對經濟成長產生巨大影響。11日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月貿易數字,出現7年來最大的73億美元貿易逆差也就不令人意外。在中國由“世界工廠”轉軌“世界市場”過程中,石油消耗的增幅減少是可以預期的。能源經濟學家費勒格也預期,中國經濟體質的改變,最終可能使全球石油的需求量降低,每天減少25萬桶到50萬桶用量,目前全球每天約消耗6500萬桶的石油。

  美國經濟將好未好之際,油價無厘頭式大漲對經濟的傷害,已在美股跌破12000點的心理關口反映出來,加上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上升26000人,大於市場預期,又傳出德國出口增幅衰退,二次衰退的憂慮浮上老美心頭。經濟衰退顯示石油用量可能減少,油價因而下跌。

  另一個重要的相對因素是石油的供給,全球產量不但沒有減少,甚或不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在增加當中。在利比亞石油出口停滯之後,沙特阿拉伯宣布將增產以抑制油價,事實上沙國及科威特已經在進行實質增產,原因很簡單,油價上漲大大不利這兩大產油國的經濟。更重要的是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日產量將由每天270逐年增加到800桶。

  美國在輸出美式民主之際,驚覺自家後院失火,總統奧巴馬緊急宣布,將釋出戰備儲油,在2008年油價站150美元的時候,美國都沒有釋出戰備儲油,顯示美國不會容忍油價失控造成經濟二度衰退。

  日本受災後,生產與服務業短期成長必定大大趨緩,別的不說,進出日本的觀光客必定大減,航空公司用油量亦必隨之減少。經濟學家初步估計,日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能為負2%。

  大陸對日貿易逆差達556.5億美元,主要從日本進口機電、音像設備與電子、汽車等產業上游中間產品加工外銷。災後上游供貨勢必停頓或減少,大陸相關產業產能利用率就會下降,一些新建和改造專案也可能因從日本進口設備的生產、交貨流程被打斷而不得不減速,大陸經濟將受到日本影響。

  台灣許多產業的關鍵性零組件,如汽車或高科技的材料也都來自日本,此次地震的重災區正是日本重要工業的集中地,台灣廠商勢必受傷。這點也值得所有投資人留意。


    相關專題: 日本大地震 傷亡慘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