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兩岸關係現狀”的解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22 00:40:04  


維持現狀,首要在於“兩岸同屬一中”。
  中評社╱題:對“兩岸關係現狀”的解析,作者:蔡永飛(北京),民革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博士

  ‧維持兩岸關係現狀,是中國大陸爭取和平環境以加快發展的戰略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維持現狀,就是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所謂“投降”只是妥協而已。如果按照“投降論”的邏輯,“一國兩制”豈不也是“投降”?而問題在於,即使是“投降”,那也是向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投降”,沒有什麼可羞恥的。何況所謂“投降”僅僅是調整一下利益視角、利益觀念,調整利益關係,實際上是“共創雙贏”,根本談不到投降。

  ‧只要不超出一個中國的範圍,台灣前途可以也應當由2300萬台灣人民自己決定。

  ‧香港、澳門,尤其是台灣,不是傳統政治思維下必須用戰爭解決的累贅、包袱,而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有利條件,是積極因素;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就是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路徑。

  兩岸關係現狀的基本特徵

  現狀由歷史發展而來,解讀現狀必須從歷史開始。對此,胡錦濤是這樣描述的:“1949年以來,大陸和台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這沒有改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2008年12月31日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應當說,這是對兩岸關係現狀的客觀解說,也是實行維持兩岸關係現狀政策的基礎。

  事實上,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一直是兩岸領導人的共識。

  如所周知,從1958年起,毛澤東發動了著名的“金門炮擊”事件,直到1979年1月1日,葉劍英宣佈停止炮擊金門,持續了20多年的這一事件才落下帷幕。那麼,“金門炮擊”究竟是幹甚麼的呢?有學者認為,呼嘯的炮彈千萬次地在金門和廈門水域上空掠過,實際上是兩岸間一種特殊方式的交流與溝通,那就是國共兩黨以此達成了維護“一個中國”的默契。

  很明顯,國共兩黨領導人的“默契”,其實就是後來形成文字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他們對“一個中國”的認識是重合的,區別只在於強調各自在不同體制中作為中國的領導者。由此而來,人們可以認為,大陸方面之所以沒有用武力“解放台灣”,是因為大陸領導人認為,有蔣介石、國民黨為中國人民守住台灣而不至於分裂出去,不必著急解決台灣問題;而既然蔣介石及國民黨人始終堅持自己的職守,就應當爭取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很明顯,只要不發生“台獨”問題,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就是一個趨勢,就是大陸爭取的目標。

  到李登輝、陳水扁當政的時候,他們雖然有“台獨”傾向,但均無實質進展,大局沒有任何改變。2008年馬英九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則明確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也可以說也是在延續著為中國人民守護台灣的職責。也就是說,儘管治權是分離的,但主權則一直是統一的。

  的確,60年兩岸分治,信仰不同的領導人,不同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制度,帶來了兩個差異很大的社會。在台灣,據《遠見》雜誌2009年5月一次民調顯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民眾只有46.6%,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則為95.9%,贊成與大陸統一的人只有8.3%,贊成台獨的有25.4%,認為最終應該統一的佔16.2%,贊成最終獨立的48.5%,贊成先維持現狀則有44.9%。甚至如有論者所指出的那樣,現階段在台灣,講“台灣獨立”、要搞“台獨”,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說到“一個中國”,說到大陸與台灣統一,就是異端與賣國(2009年10月23日《大公報》魯力《兩岸政治協商無法回避》)。但是,依本文之見,雖然台灣民眾這樣的認知也是問題,民進黨八年統治的政治宣傳確實已造成意識形態的很大變化,但實際上並不可怕,並不能造成對兩岸關係現狀的改變。

  首先,按照“九二共識”,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大陸和台灣同屬“中華民國”;只要有“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憲法”,就是台灣人民在為中國人民守衛著台灣,這一現狀就仍然在“維持”之中,而在“維持現狀”期間內這一現狀也不會改變。

  其次,應當把台灣意識和“台獨”意識區分開來。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不是“台獨”文化。中華文化和把兩岸同胞緊緊聯在一起,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則始終帶著同樣的文化密碼,即使隔絕幾十年後,兩岸同胞到了一起就有一種特別親近的感覺。仍從《遠見》雜誌的民調看,即使有25.4%的台灣民眾贊成台獨,但仍有75.4%的人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

  再次,從人的意識、觀念形成和變化的規律來看,人們不必為現階段台灣民意中的離心傾向焦慮。民調所反映的民意,主要是人們在現時社會政治條件下形成的感覺、印象、認識,是一種十分感性的認識,一般來說與根本的政治信念、民族認同等等並不等同甚至並不相關,隨著社會政治條件的改變,人們的這些認識就會隨之變化。按照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馮克利譯)一書中提出的觀點,人們的觀念會隨著各種現實發生尖銳對立的改變,但始終不變的是民族的特性。該書這樣描述1790年到1820年社會意識的演變情況:“在這段時間,我們看到,最初的保王派群體變得十分革命,然後成為極端的帝國主義者,最後又變成了君主制的支持者。在宗教問題上,他們先是從天主教倒向無神論,然後倒向了自然神論,最後又回到了最堅定的天主教立場。國民公會中的一些要人,國王的死敵、既不信上帝也不信主子的人,竟然會變成拿破崙恭順的奴僕,在路易十八的統治下,又手持蠟燭虔誠地走在宗教隊伍中間。”(第123頁)在當下社會政治條件下,人們政治態度的轉變也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的。曾幾何時,民調馬英九的支持率達到68%,但莫拉克颱風一吹掉到16%,甚至僅僅比關在監獄中的陳水扁高一些。現階段許多台灣人的認知是今天分治狀態下形成的認知,當兩岸關係發生變化,將來實現完全統一的條件成熟了,台灣民眾的認知就會轉變過來。

  維持現狀是為了改變現狀

  值得注意的是,金門炮擊所“維持”的“內戰”狀態僅僅是一個形式上的“內戰”,表面上是戰爭狀態,兩岸基本上沒有戰爭狀態之實,實際上只是追求和平統一的一種獨特方式。與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以後特別是近年來兩岸以和平方式維持現狀的做法相比,至少可以說是用心良苦的。

  有人說,中國大陸曾經一直強調要“解放台灣”,之所以沒有“解放”,就是因為怕美國介入等等。很明顯,這種說法來自於對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對兩岸關係問題的無知。試想,1950年,中國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毅然介入朝鮮戰爭,直接與美國交戰,中國人怕美國嗎?

  事實上,之所以大陸選擇維持兩岸關係現狀,根本原因在於,儘管台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但並不是中國利益中最重要、甚至很重要的問題。在台灣並沒有出現“台獨”或者類似分裂國家的危機的情況下,中國大陸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經濟建設上。在毛澤東時代,即使是在極“左”思潮統治時期,實現四個現代化還是被確定為國家最重要的戰略目標,解決台灣問題的緊迫性從未高過解決發展問題的重要性。改革開放以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執政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表明執政黨明確地把利用國際和平環境、加快發展擺到了國家戰略的頭等地位。1987年中共十三大更明確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神聖目標。在鄧小平作出世界大戰打不起來、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這一重大戰略判斷的時候,他沒有認為“既然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不如先把台灣問題解決了”,而是把經濟建設確定為執政黨的工作重心,這就是因為台灣問題並不是中國利益中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因為,台灣問題一時不解決也不會影響大局。

  因此,維持兩岸關係現狀,是中國大陸爭取和平環境以加快發展的戰略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維持現狀,就是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如果中華民族不能夠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不徹底改變近代以來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淩侮辱的狀況,整個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就有問題。這是在維持兩岸關係現狀的時候,大陸必須改變的現狀。這是中國和世界關係的大局。無疑,在中國國內的大局中,維持現狀也是要改變現狀,特別需要改變的狀況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台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而大陸在許多地方、許多方面的發展還比較滯後,乃至落後於台灣。如果不努力改變這一現狀、消除兩岸經濟社會發展上的落差,兩岸和平統一也會遇到更多困難。

  另一方面,大陸要爭取和平發展,台灣也需要和平發展。台灣政治家也會看到,維持現狀只是暫時的,中華民族終究要完成兩岸的完全統一。那麼,在創造未來“一個中國”新形式的時候,台灣方面也應當發揮積極作用。因此,不僅需要加強台灣在經濟、科技等等方面的硬實力,也需要精神文化方面的軟實力。2008年4月,馬英九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文化是台灣的關鍵實力。台灣的教育水準、人民素質、公民社會、藝文創新,明顯地領先華人世界,是台灣最大的資本。”要“經由軟實力達到與增加國防經費相同或更大效果。”馬英九說,擴大陸生赴台是“一個計劃深遠的陽謀”:“如果20年後大陸的國台辦主任是台大畢業,這有甚麼不好?”而要做到這些,首要條件當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無疑,維持兩岸關係現狀,也是台灣同胞包括台灣政治家的利益所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