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媒體放大缺失忽略努力 失專業客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0 09:53:53  


  中評社台北8月20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災難發生之後,先是救人,接下來就是重建的工作。重建工作不比救災工作輕鬆,甚至是對政府能力更嚴峻的考驗。 

  社評說,自從莫拉克颱風造成南台灣嚴重災情後,媒體以及民眾可以說是一面倒的批評“中央政府”。面對災難來臨的時候,災民因為無助,因為受苦受難,心中有悲有氣,此為人之常情。但政府真的如媒體所說如此無能嗎? 

  救災是非常專業的事,靠組織,靠分工,靠後援,靠器材,靠物資。從災情的掌握、救災的優先次序、救災的分工、所需器材及物資的統計等等,都有賴地方與“中央”的配合。由此可知,救災是一項非常複雜艱鉅的任務,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即使是美國政府,在卡崔娜颶風侵襲紐奧良造成大淹水後的救災工作,看起來也好不到那裡去。救災能量動員的速度與規模,的確是對政府的一大考驗,總是會有人批評。不過,媒體往往不具備救災專業知識,或者是信息不足,在這樣的基礎上做批評,難免會有所扭曲。 

  社評說,媒體批評政府,但政府指的是什麼?在災區用鼻子嗅聞大體的“國軍”,難道不是政府嗎?在災區爬山涉水的救難隊,難道不是政府嗎?從八月五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成立以來,即以中心為家,不眠不休終於累到昏倒的消防署長黃季敏,難道不能代表政府嗎?駕直昇機救災而罹難的三位機員,難道不是政府?這幾天有數千人被救離災區,不就是靠政府的努力嗎? 

  政府是一體的,但媒體似乎只把焦點放在一些高官身上,放大檢視,並且以此為據批評政府,我們認為,這種做法,既無助於救災,反而打擊前線救災人員的士氣。媒體所拍到的一些畫面,只是特定時空下的一個場景,並不適宜用來推論整個政府的表現,然而不少媒體就用一個畫面來指控整個政府,這種放大缺失,忽略努力的做法,嚴重背離了新聞的專業原則。 

  老實說,每一次的災難發生,都有政客以及媒體見獵心喜,如果要說沒人性,這才算是真的沒人性。這些政客或媒體表面上是關心災民,實際上是暗自慶幸自己在政治上又得了一分。持平而言,馬英九至今的表現,或許有令人不滿意之處,但下台之說已失去了比例原則,尤其外國的CNN媒體竟以此議題做民調,完全踰越了界線,至於台灣部份媒體隨之起舞,就更等而下之了。 
  
  社評說,災難發生之後,先是救人,接下來就是重建的工作。重建工作不比救災工作輕鬆,甚至是對政府能力更嚴峻的考驗。馬英九回答記者問題時,說他要完全負起責任。這個責任,有四大面向。第一個面向,是成立一個由公正人士組成的調查委員會,追究相關的責任。第二個面向,針對國土開發問題,再一次進行調查評估,避免過度開發,國土反撲的悲劇再一次發生。第三個面向,針對我國防災救災的制度性缺失,提出檢討改進,包括成立層級更高的防災總署,以及“中央氣象局”的改制與強化等等。第四個面向,則是有效落實重建的工作,讓災民都能很快地恢復正常的生活,心靈可以得到安慰。 

  政府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現在距莫拉克來襲才十多天而已,政府的救災小考或許不如人意,但我們相信馬政府在大考時一定會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相關專題: 水淹南台灣 大陸港澳全力賑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