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不創新? 經濟學家:不缺頭腦缺膽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9 01:09:44


活動現場(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博鰲4月9日電(記者 黃蔚 郭至君)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古國,多項重大發明早於其他諸多文明,但緣何在近現代卻落伍了呢?在博鰲亞洲論壇昨晚的“經濟學家六問: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分論壇上,數位外國專家對中國創新能力表達了讚譽和欣賞,並認為當下中國已在多個方面趕超傳統歐美強國,但中國還需引入更公平且開放的競爭,並加速構建更加敢於冒險、勇於接受失敗的社會。

  陸金所董事長兼CEO計葵生高度讚揚了對中國的創新能力,“中國的創新其實非常大、其影響也很大……中國的民營企業有非常大的創新壓力,它們只要做對了事情便可以發展得非常快,騰訊、阿里巴巴和小米便是極好例子,這些公司所花費的資源及作業模式已經超過了西方公司。”

  計葵生表示,“另外,中國接受變化的能力也非常強。我相信這個國家創新能力會不斷擴大。3至5年之內,中國的電子商務、IT公司等發展速度將超過美歐。而且一個可喜的現象已經出現,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的混合——互聯網金融為例,未來,中國能夠看到更多更好的創新例子。”

  計葵生還表示,如果中國引入更公平、更開放的競爭,肯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菲爾普斯首先定義稱,要說“大創新”“大規模的創新”,那麼是需要看到這些創新對經濟產生了巨大的變革,而從這一角度出發,美國的創新能力已經減速。

  “可能你會覺得矽穀、谷歌都是創新的典範,但它們所影響的只是美國經濟很有限的一部份,無法整體上推動美國經濟的整體發展。”

  菲爾普斯還補充說,“很多人認為中國人具有創造力,這一點我也知道,比如古中國創造的火藥。但我們需要弄清發明和創新的區別,創新是讓很多人接受新奇的東西,‘火藥’只是新東西,它沒有廣泛地應用於經濟發展之中,所以對社會的推動力有限。”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榮譽主席梅拉美德則對比中美兩國創新力的異同,他說,在 20世紀,70%以上的發明創新都是美國人或美國科學技術來創造的。為什麼會這樣的呢?我能找到的合理解釋是,美國有很多敢於冒風險的人,他們願意接受失敗。

  梅拉美德說,“這一點必須要在中國發展起來,因為一個敢於冒險的氛圍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創新。中國聰明人很多、受高等教育人很多,我絕不質疑中國的創新能力。”

  參加此次討論的學者還包括羅馬俱樂部共同主席魏伯樂和道達爾集團執行副總裁戴可瑞,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位擔當本次論壇的主持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專題: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