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亞洲金融與貿易新格局 中國成最閃亮符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9 01:15:57


林毅夫(右)與主持人互動(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博鰲4月9日電(記者 黃蔚 郭至君)在昨日下午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改革:金融亞洲與貿易的新格局”電視辯論會上,無論談及區域一體化、貨幣還是自貿區問題,參會專家和學者最跳不過的便是“中國”二字。作為當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成為亞洲新格局中最閃亮的符號。
 
  六位專家與學者參與了這場著重探討亞洲金融和貿易當下問題及未來發展的“改革:金融亞洲與貿易的新格局”電視辯論,他們分別是前世行高級副行長林毅夫、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史蒂芬•格羅夫(Stephen Groff)、印度工商聯合會秘書長阿爾文•蒂達•辛格(Alwyn Didar Singh)、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以及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計葵生(Gregory Gibb)。

  在談及“亞洲一體化”中的中國因素時,馬丁.雅克表示:“我覺得最大的一個能夠塑造亞洲一體化的條件將是中國改革的前途,中國改革的命運,中國的情況和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對亞洲影響力來說。所以說這些改革的成功,中國增長率的成功將會這對於這個地區非常重要。另外一點,東亞地區新的貿易協議這一點非常重要。這個問題也是有關中美關係。我們一方面有TPP,另一方面有ICEP,有一個體系是把中國排除在外。另一個體系把美國排除在外。貿易協議也是一個很政治化的問題,所以在東亞下一個階段發展當中,這種貿易協議、貿易談判的前景是非常重要的。”

  說道日漸國際化的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關係,多位專家意見有不同。

  林毅夫認為,人民幣必須具備足夠的強勢才能挑戰美元國際主導貨幣的地位,從而推動更加深刻的全球改革,但是至少在今後十年當中我看不到這樣的前景。

  格羅夫則認為,目前談人民幣成為一個國際儲備貨幣為時過早,這一點將來肯定會成為現實。

  辛格則從人民幣出發,講到新興經濟體的貨幣:“人民幣確實在進行國際化。我想從一個更高層次談這個問題,不光人民幣需要這樣做,我們希望其他新興經濟體發展到某一個階段也能做同樣的事情,這樣就可以擁有美元以外的一攬子貨幣。”

  林毅夫在討論TPP和中日韓FTA時表示,“中國是亞洲最大的貿易體,也是亞洲很多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在亞洲金融和貿易新秩序中,中國的地位已經沒人去質疑,那麼在制定新規則時,中國當然要出現在談判桌上。……不過在世界金融格局中,中國並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中國的GDP占世界的10%,而在世界銀行的出資額只有5%。這是因為國際金融秩序並未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