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現場:大使圓桌討論全球經貿合作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0-11-13 00:25:57


來自十幾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同場討論美國大選後的全球經貿合作(中評社 郭至君攝)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Graham Fletcher表示,澳大利亞非常重視開放貿易和投資,促進增長和繁榮,致力於穩定開放的全球貿易體系,多邊貿易體系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疫情時期,經濟受到衝擊情況下,這些國家應履行自己在WTO承諾,根據國際貿易準則和要求行事。希望美國可以積極參與到WTO中。希望能夠在明年第十二屆部長級會議能夠取得一些成果,而且我們也在最終任命下一屆WTO總幹事,我們也在選求改革,提升和改善WTO功能。澳大利亞尋求很多地區貿易合作夥伴,包括中國、澳大利亞,RCEP和CPTPP。這些協議相互補充、相互加強。 

  荷蘭駐華大使H.E. Wim Geerts(賀偉民)在大使圓桌上指,過去十年是中國融入全球體系的過程,中國開放的貿易給中國和整個世界都帶來了好處,我們將繼續和中國深化經濟合作,共同應對食品、安全、循環經濟、衛生領域和氣候變化方面的挑戰。現有國際體系正經受壓力,建立的條款準則沒有達到良好效果。全球貿易體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確保全球貿易體系正常運行。荷蘭長期致力於多邊貿易體系運行,希望其可以在WTO的框架下更加公平透明的。我們完全同意WTO進行改革。我們必須確保互惠互利,在必要時候保護國家安全,推動全球貿易合作。我們希望能夠和中國開展更多合作,也非常歡迎中國和歐盟在投資和貿易談判中取得進展,希望這能給中國經濟帶來更多好處。現在已經有很多有關市場准入、公平競爭、可持續性的好消息,疫情過後未來的經濟復甦仍將面對很大挑戰。相互合作、平等關係的貿易對全球經濟恢復至關重要。

  波蘭駐華大使Wojciech Zajaczkowski說,關於在疫情之後如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回到新冠之前,新冠無疑仍然是一個變量。全球的經濟合作也會由於很多變化而受到影響,其中的一個變化將是一些行業重新回到發達國家。很多政府在今年上半年都意識到,在疫情期間很多產品無法投入生產。比如說認為一些物品生產的重新定位和全球化不一致的想法是不對的,這不是全球化本身造成的,而是出於更好地、更高效地幫助本地、本國人民的意圖。第二,全球的投資者都可以參與到生產能力重新遷移的過程中。另外關於全球貿易的架構問題,中國是歐洲、美國等其他地方開放的受益者,中國也採取了關於中國自身產品、服務、投資的開放政策,這一政策已經有40年的歷史並持續到了現在。除此之外,中國開放和“雙循環”經濟相吻合,我們認為“雙循環”的執行將會對中國和世界的關係產生很大的影響。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Luis Diego Monsalve表示,新的拜登政府上台以後,美國會重新擁抱多邊主義,氣候變化、世衛組織、核擴散、WTO的改革等,這些就是我們合作的領域,能夠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比如說戰勝新冠,而不是相互指責,此外還有其他的像氣候變化方面的措施,之後我們要建立新的信任。但是在一些其他的領域,比如說貿易、技術,我同意剛才一位大使講的,拜登對中國不會變得非常好,只是有些緩和而已,包括剛才大家也講到了供應鏈方面需要進一步多樣化,我們不能過分地依靠於某一個國家。我們需要非常開放,我們需要讓所有的這些機會都能夠保持開放和接受的態度。

  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Ahcene Boukhelfa說,美國大選的結果對於國際關係和全球經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幾年,大家非常關注中美關係,美國和中國的戰略關係以及貿易關係會影響到在貿易領域各個大國之間的平衡,在經濟、文化及軍事領域都非常重要。我們在分析中美之間的競爭關係時,很多分析師指出,他們更多處於一種對抗關係。美國認為大國之間的競爭關係正在回歸,我們很多人也發現了這樣的趨勢。政策制定者不斷看到,美國也不得不去面對現實,這種對抗到底誰更具有優越性。美國和中國如何看待彼此?這會影響國際政治格局。華盛頓也在採取一系列的舉措,而且他們也逐漸意識到事實上美國並不是中國最大的敵人,發展自己的經濟才是首要的任務。我也不相信中國和美國之間是一種對抗的關係,中美之間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需要很多機構、很多領導人共同管理和關注。中美這樣兩個大國之間的貿易戰最終是沒有獲勝者的,最終是企業和消費者付出沉重的代價。當前的形勢並不是不可逆轉,我們要盡量把它轉化成雙贏局面,這是可能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