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在宇宙留下獨特品牌標記
http://www.CRNTT.com   2021-07-14 10:19:11


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進駐天和核心艙的航天員向全國人民敬禮致意的畫面。
  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隨著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深入,月球和火星上出現“人跡”,宇宙也變得更“多元文化”,不但有阿波羅、阿爾忒彌斯、大力神、挑戰者,有東方、聯盟,又出現了嫦娥、玉兔、鵲橋、天宮、天問、祝融,之前還有東方紅和長征。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1日報道,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博士研究生莫莉•西爾克研究的領域包括中國太空政策、亞太和中美關系。她提出了“中國太空文化”這個概念。她認為,這是一個跟中國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平行伴生的意識形態空間,最突出的特點是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太空元素融入飲食、服裝、文學和影視作品。

  她表示,對中國國內民衆而言,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航天活動和商業產品聲勢逐年壯大,國家航天事業是中華文化和文明的延續這個理念逐漸在人們記憶深處扎根。對國際社會而言,“中國太空文化”主題的文學、影視作品正在向全世界傳遞中國的太空雄心,而融入歷史傳統元素則有助於強化這樣一種叙事:中國的太空計劃是其文明的自然延續。

  西爾克說,中國的太空計劃也是一種國家文化力量。

  中國前兩個空間實驗室被稱為“天宮”,完美無瑕地妥帖;中國太空飛船系列名為“神舟”,與“神州”諧音;中國的月球計劃以“嫦娥”命名,在中國無人會覺得費解;在月球表面漫游的月球車叫“玉兔”;嫦娥登月任務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間的通信聯系類似於神話中讓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所以那顆中繼衛星就叫“鵲橋”。

  西爾克在學術網刊上撰文說,中國在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領域的成績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宇宙空間留下與衆不同的品牌標記的同時,也打造了獨特的“中國太空文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