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崔弻洙:韓中經濟關係的演變和未來合作領域
http://www.CRNTT.com   2022-09-01 00:30:53


 
  第二個需要思考的是韓國對中國投資對韓國國外要素收入的影響。中國是韓國最大的國外要素收入的來源國家,比美國、越南大很多。但是為什麼在中國的韓國企業銷售額和利潤都在下降?
 
  第三個需要思考的是韓國投資對中國產業升級的貢獻。如三星電子蘇州工廠根據中國的發展階段,從低附加值的家電及零部件向高檔手機、高端家電發展,LG的湖南、廣東工廠也在不斷進行自我升級。起初,在中國的韓國企業並未產生多少附加值,但隨其逐漸本地化採購和銷售,在中國內部形成了價值鏈。最近ST海力士正在與無錫政府密切合作,在無錫擴大設施的同時形成了當地半導體集群。現代汽車公司的供應商最初也只看現代汽車,但其也逐漸了當地供應和當地採購體系。祗有這樣做的公司才能生存下來,否則大概率會倒閉。

  第四,崔弼洙也對中國對韓投資進行了評價。韓國對中國的投資主要是綠地型(Green Field,設立新的法人和設施),而中國對韓國的投資主要是棕地型(Brown Field,收購已有公司的股份和設施)。最初兩起中國收購韓國的案例較為負面,有人曾批評稱其“只是剝奪了技術,未能創造社會價值”。所以在經歷了2000年代初這些併購之後,中國企業在韓國的投資一度低迷。但最近10年的投資就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特別是通過房地產開發創造了實際性的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先進技術會轉移到韓國。2017年阿里巴巴投資2億美元建設Kakao Pay時,其投入並不僅僅是資金,而是戰略合作。此外,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拜騰和吉利汽車最近在韓國全羅北道群山投資了一個工業園區,分別生產電動汽車和電動卡車。這不僅將振興當地的經濟,而是將電動汽車生產和運營的專有技術轉移到韓國。我想,中國對韓國投資將更促進兩國經濟關係的密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